
年过完了,返校的同学陆续返校ing,复试也快要临近了。但是有些小小白可能不淡定了,一边准备专业课,心里一边在打鼓:“我也知道面试的时候应该多说自己做过什么,可是看看本科那惨淡的成绩(甚至还挂着科),也没有拿得出手的技能,复试时候可怎么办,老师会不会不要我啊……”
今天小白就针对“本科挂科”、“本科表现平平”和“短时间提升专业素养技巧”等方面来和大家展开讨论。

本着六十分万岁,多一分犯罪的原则玩了三年,终于幡然醒悟决定考研,现在回头看看,成绩单一片惨淡,更甚者大四还有重修,宝宝方啊。
复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旨在考察学生对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应用技能掌握程度和心理素质。一般来说,笔试占60%~70%,面试占30%~40%。而本科成绩只有在面试环节才会发挥作用,最多占5%。一些学校在复试期间根本不要求提供本科成绩单,占0%。这么算下来,本科成绩在复试中的地位就微乎其微啦,所以大家大可以放宽心。
相比本科成绩,导师更关注的是你考研的初试分数,还有你回答问题的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研究生导师又不傻,自然都想招优秀的学生过来。能进复试说明大家水平差不了多少,专业基础学科学的都不错。
复试都问专业相关的问题了,一般也不会问诸如“本科为什么挂科?”这类没有太多营养的问题(等同于现任问你前任咋样咋样)。这类问题往往不是真的为了得到某个答案,更多算是一个调侃的性质,只是想看看你的临场反应能力怎么样。
如果实在被问道“本科为什么挂科?”(概率很小),这种时候可以把问题置换成“为什么(挂科了还)选择考研,为什么选择这个学校?”,说完之后再夸一下这个学校的这个专业,导师笑笑就好啦 ^_^

很多小小白“稳妥”地度过大学的三年,没有学生会经验,也没有社团经历,也没有专业技能……似乎只有一个毕业证书,现在还没拿到……要是导师问起来,就等同于在问“你有什么优点”一样,顿时傻了眼……我是谁,我在哪,我要⊙0⊙?干啥
“本科没有太多亮点”和“本科挂科”类似,只不过“挂科”是“表现平平”的具体体现之一而已。和上面小白所说的类似:相比过去怎么怎么样,导师更在意你现在怎样!
考研面试中最重要的两点:1、专业课知识的掌握程度(专业素养);2、面试中的应变能力和自信等问题(个人素养)。


这里一定要注意哈,如果举想要举课本上的例子,一定要事先弄懂实验的原理!毕竟你说你做过,老师肯定要深入问一下,关键时候卡壳,基本原理都答不上来,啪啪的打脸是小事,给老师留下不好印象就真的 GG 啦( ̄ε(# ̄)
当然这是针对的理工科,对于没有实验项目的同学,小白还能给你支招儿,毕业设计总是有的吧,围绕着毕业设计去展开。找好毕设的选题,查找资料做数据支撑。这个技巧各专业通吃。(所以开学抓紧去找毕设老师取经吧)
除此之外,还可以自己深入的调查某个专业、或者某项技术,认真分析技术的优劣。比如考文学类的同学,可以分析某个公众号的写作风格、受众、以及标题的选择等等,比如咪蒙、vista看天下;考环境资源的同学可以搜集影响某地区某个水质的因素,以及处理方法(这些内容知网、万方、百度文库都有哦)

最后小白想告诉大家的是,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缺点,也不要因为自己的缺点而觉得低人一等:“你那么腻害,现在还不是和我站在一起了么?!”。
╭(╯^╰)╮
一个方面有短板,那就尽可能展示其他方面的长板。复试看的是综合整体素质,如果整体表现得很面试足够优秀,哪个导师会因为片面的不足去刷人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