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影视类伯乐收稿专题(非村兼任)简书好文书山阅记
世事洞明皆学问: 毗刘打秋风,刘姥姥的生存哲学

世事洞明皆学问: 毗刘打秋风,刘姥姥的生存哲学

作者: ZJack | 来源:发表于2025-05-04 02:15 被阅读0次

文章为原创非首发,首发微信平台,ID:江上手记,文责自负。


 毗刘,意为树木枝叶枯落,树荫稀疏。

刘姥姥,她就像田间村头的一棵老桑树,秋风扫落叶之际,干枯的枝桠风一吹就颤颤巍巍的,分不清生死。为了生存,凭借着一点拐弯抹角的关系,刘姥姥不得不卑微地去贾府“打秋风”,被人当作笑话一样。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刘姥姥似阅历“这长安城中,遍地都是钱”,刘姥姥谋到了过冬物资,一家子生计有了着落,守护了一片天,却又不仅仅如此。

刘姥姥的“一进”,是曹雪芹精心设计的叙事谋略,刘姥姥如同《诗经》,“菀彼桑柔,其下侯旬,捋采其刘,瘼此下民”里走出的乡野草民,赋有草木的灵性。

曹雪芹自云“毫不干涉时世”,实际上一方面他通过写刘姥姥的境遇,揭露了时代背景和社会面的每况愈下,务实勤勉且智慧如刘姥姥,一家几口的温饱尚且是个问题,而更多的布衣草民,更是无地可耕,只能卖儿卖女的苟延残喘;另一个方面以刘姥姥这一看似笨拙甚至有点滑稽的方式撕开华美袍子,露出贾府爬满虱子的真相。

刘姥姥在曹雪芹笔下是“芥豆之微,小小一个人家”,可是这样的一人家,却也是有过枝繁叶茂的家族背景,其小名换作狗儿的女婿,祖上原是个小京官,和金陵王家联了宗,可家道到了狗儿这一辈却是萧条了,纵然如此,刘姥姥女儿在社会法律层面乃“嫡妻刘氏”的身份,想必狗儿曾经还有过妾室。而彼时的“刘氏”想必也是明媒正娶,风风光光地嫁给了狗儿成为嫡妻。

末世之下,狗儿家业萧条,不得不搬到城外居住的务农为生,可还是摆脱不了窘迫的生活,冬日诸事无着在家喝闷酒,寻闲气恼。嫡妻刘氏勤于操井臼等事,刘姥姥也是一心一意地帮衬着女婿一家,狗儿虽然有点“ 纨绔”子弟习气的吃喝惯了,可也并非暴戾无脑之人,刘姥姥与狗儿讲道理还是能说得上几句话。可是刘姥姥如此努力地维持着和谐局面,狗儿一家的生存状况何以如此迅速地沦落到这般光景?

这正是曹雪芹的“真假言”谋略的体现,通过刘姥姥的境遇记,隐晦地展现了社会面的衰败之气,“末世”社会的泥沙俱下,时代的风沙,落在每一个人的头上都是一座大山。刘姥姥一家也被时代的风沙压弯了腰。

贾府,这个流传百年的贵族也未能幸免。“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贾府成为商贾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如今的这宁、荣两门,也都萧疏了,不比先时的光景”。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通过刘姥姥身临其境的“一进”,用最笨拙的方式撕开华美袍子,露出贾府爬满虱子的真相。贾府那样的深宅大院,门口的侍卫,理论上应该是威严挺拔而又神情肃穆,刘姥姥看到的却是“只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凳上,说东谈西呢。”正如社会上的谈资所言“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贾府的门面如同“菜市口”,人浮于事,毫无豪门的气象可言。

王熙凤看似推辞的场面话“不过借赖着祖父虚名,作个穷官儿罢了,谁家有什么,不过是个旧日的空架子。” 恰似证实传闻所言:“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从刘姥姥身临其境的视角将“冷子兴演说贾府”照进现实,这位古稀之年的老人,为了子女生计,毅然决定舍下老脸,带着外孙板儿,踏入那‘侯门深似海’的荣国府,要知道,贾府这样一个“深海”,其实可以说是“泥沙俱下”,形形色色的人都有,但是刘姥姥弥足珍贵的一点就是,她靠着自己的慎言慎行,看似卑谨于微,实则展现出底层人民为求生存的韧性,在困境面前,她放下自尊,凭借着与贾府那点微薄的关联,打起“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乐观主义精神,只为家人能熬过寒冬,并且心态极佳,“舍着我这付老脸去碰一碰。果然有些好处,大家都有益;便是没银子来,我也到那公府侯门见一见世面,也不枉我一生。”

拿到银子的刘姥姥千恩万谢,却也并非单纯的贪婪。在她眼中,这些财物是贾府的“寒毛”,更是一家子生活的着落,是来年生计的保障。

“得意浓时易接济,受恩深处胜亲朋。”

刘姥姥打秋风巧乞二十两,渡过了生存的难关,却并没有坐吃山空地幻想着别人再来接济,而是积极投身农桑耕织的去振兴家业。年成好像也有了好转,市场的交易也活跃了起来,刘姥姥家的粮食开始有了盈余并且拿了去卖,“仓廪实而知礼节”,这一回的刘姥姥不舍得将头茬收获的上品瓜果蔬菜拿去卖,而是肩扛手提地送到贾府作为一份“穷心”的报答。

 短暂的中兴,社会面的生存环境再次急转直下,盗贼四起,薛蟠的商队也遭遇了抢劫。

侯门贾府终究是泥足深陷,生活水平急转直下,偌大贾府轰然倒塌,但是刘姥姥弥足珍贵的一点还有不忘初心,最初她卑微地来贾府打秋风,抛头露脸只为一家能活下去,同样的为了王熙凤的女儿巧姐能活下去,刘姥姥再次踏上慎微路,在关键时刻救回了巧姐,成为《红楼梦》中“小人物,大智慧”的经典缩影,在贵族大厦倾覆的废墟上,唯有这来自民间的质朴人性,方能承载救赎的希望!

原来曹雪芹笔下,花团锦簇终会凋敝,而古稀之年的刘姥姥却活成《诗经》的意象,尽管“树木枝叶枯落,树荫稀疏”,粗鄙难看地立在田间村头,树根却是不屈不挠,深深地扎根于乡土,不仅为子孙撑起了一片天,而且还是时代的脊梁。 

“世事洞明皆学问”,刘姥姥告诉我们面对困境时的生存哲学。

扎根下去 ,撑起一片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世事洞明皆学问: 毗刘打秋风,刘姥姥的生存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hiki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