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代文化
古代“身份证”的演变——从商鞅的“照身帖”到明清的“牙牌”

古代“身份证”的演变——从商鞅的“照身帖”到明清的“牙牌”

作者: 东白水 | 来源:发表于2018-04-21 21:00 被阅读97次

身份证,是用于证明持有人身份的一种法定证件,由国家政府发行所辖民众,作为每个人重要的身份证明文件。不但现在有居民身份证,在古代很早的时候就有了各种身份证明,譬如各种“符”。

中国古代的身份证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等级身份证、职业身份证、临时身份证等,其中大多为等级身份证,如:虎符、兔符、鱼符、龟符、龙符、麟府、牙牌、腰牌等,告身(古代授官的任命状)也是一种。

最早的比较完善的身份证制度,应该是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变法时,所发明的照身帖,照身帖是一块打磨光滑细密的竹板,上面刻有持有人的头像和籍贯信息,凡是秦国人都必须持有,倘若没有那就是黑户,或者间谍之类的。

到了隋唐时期,朝廷发给官员一种表示身份的“鱼符”,由木头或者金属制成,形状像鱼,分左右两片,上凿小孔,以便系佩。“鱼符”上面刻有官员姓名、任职衙门及官居品级等。并且鱼符的材质因官阶的高低而不同:亲王和三品以上官员所用“鱼符”均以黄金铸制;五品以上官员的“鱼符”为银质;六品以下官员的“鱼符”则为铜质。五品以上的官员,还备有存放“鱼符”的专用袋子,称为“鱼袋”,并且要求“符不离袋、袋不离符”。

“鱼符”的主要用途是证明官员的身份,在朝见皇帝、会见同僚、外出办事,都得先亮“鱼符”,以“验明正身”,即所谓的:“附身鱼符者,以明贵贱,应召命。”武则天时期,为了区分武周与李唐,把“鱼符”改为龟形的“龟符”,用途不变。

虎符、兔符、龙符、麟符等类似鱼符,作用不同。而到了北宋时期,废除“鱼符”,保留“鱼袋”,官员在腰间系挂腰牌,一般用金银、玉石、名贵木料等珍贵材质制成,是官员的身份证明,作用同“鱼符”类似 ,但制度更加完善。

明朝时期,改朝换代之后身份证变成了“牙牌”,由象牙、兽骨、木材、金属等制成,有点像大号名片,“牙牌”上会注明持有人的姓名、职务、履历以及所属的衙门等信息,并且不再只局限于官员,“牙牌”从上至下,开始逐渐推广到中下阶层。

满清时期,延续了明朝的“牙牌”制度,并且在此基础上,根据满清服饰的特殊性,增加了以帽子上的顶子(帽珠)来区分不同阶层的身份,帽珠一般用宝石、珊瑚、水晶、玉石、金属等制成。一品大员,可以佩大红顶子;秀才,只可佩铜顶。一般百姓只能用绸缎打成一个帽结。也有一些富商、地主用大量的银钱捐得一个顶子提升身份,即所谓的“红顶商人”、“红顶乡绅”。

相关文章

  • 古代“身份证”的演变——从商鞅的“照身帖”到明清的“牙牌”

    身份证,是用于证明持有人身份的一种法定证件,由国家政府发行所辖民众,作为每个人重要的身份证明文件。不但现在有居民身...

  • 古代身份证与诛九族的关系

    谁说古代没有身份证啊,身份制度可严格了。 商鞅变法失败后,逃亡到边关,想要投宿的时候,客栈老板问他要身份证明。商鞅...

  • 古代政治史:1.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古代政治史: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古代政治史: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古代政治史: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 说商鞅,道商鞅, 商鞅变法不一般。 枉替秦国固江山, 孝公身死命玩完。 作为古代数千年最成功的变法,商鞅一定有一个...

  • 浪迹天涯

    古人很自由 诗歌为凭证 其实不自由 度牒照身帖

  • 从作家到罪犯的演变

    作家更应爱关注自己的精神健康。女作家写悬疑小说入戏太深,忍不住亲自实践谋杀了亲夫。 入秋时节,一起轰动世界的新闻引...

  • 从智人到神人的演变

    花了5个小时的时间,看完尤瓦尔·赫拉利的新书《未来简史》。说实话这本书比《人类简史》读起来困难,书中既对过去进行了...

  • 初级小法师

    公元前359年,商鞅“改法为律”,从此之后,中国古代社会的法典一般都用“律”来做名字,从而讼师演变为后来的“律师”...

  • 扒一扒这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斗篷

    斗篷,简单的来说就是披在肩上无袖的大衣!据传是从蓑衣演变而来,最初用棕麻编成,以御雨雪,名谓“斗袯”。到明清时,才...

  • 清明节的来历

    关于清明节的起源,那就要追溯到很久远的古代了,这一节日是从古代帝王“墓祭”演变而来的,帝王“墓祭”之后,民间也开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代“身份证”的演变——从商鞅的“照身帖”到明清的“牙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hyf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