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夏季,《三联生活周刊》杂志都会出一期专刊——“夏日阅读”。今年“夏日阅读”的主题文章是传记中的肉身与灵魂,看到这个题目蛮能勾引起阅读的欲望。
传记作品有一定的阅读市场。我本人就读过不少本的名人传记和身边普通人撰写的个人回忆录。今年我还采用“主题阅读”的方法,系统阅读国内外多名作者写的《毛泽东传》,这些传记,各有各的特点和风格,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文化背景,展现出教员的不同风采。
读传记是我们获取人生经验的捷径。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活两次或者多次,个体生命的一次性,需要我们在人生不同阶段汲取他人的经验、借鉴他人的智慧。
传记如同人生的航向灯,在我们最困惑或者迷失方向的时候,给我们以启迪。正如读《毛泽东传》,我们可以理解他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第五次反围剿、长征,红军所面临的艰难困苦,体验他那坚定的理想信念,过硬的意志品质,身临困难之中而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以及实事求是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
阅读传记的时候,我们不妨把自己置入传记之中,躬身入局,看传主如何处理问题、如何解决复杂问题,如何面对失败和挫折,观察他们如何应对世界变化并做出重要决定。
另外,我们可以从传主身上得到一些人生忠告,识别哪些是陷阱,知道该哪些是该避开的坑。我们也会在传记中获得灵感和动力,看到传主人灵活处事的弹性和适应性,也可以看到他们的历史局限。让我们明白再伟大的人也有自身的不足,从而原谅自己缺点,正确对待自己。
读传记,我们可以了解传主所处的历史环境和文化背景,看他们的视野是如何一点点的打开,看他们又是如何一步步成长,看他们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看哪些东西能推动他成为与众不同的人。
读传记,还会激励我们做自我反省,我们沉浸在他人的故事里,也反思自己的信仰、能力、价值观和生活选择,我们会看到人生中的动摇、黑暗和狂喜,似乎命运并不只为书中人物所设置,也为我们体会天道的秩序和无常所设置。
传记就是关于一个人的故事,特别是关于一个人的意志的故事。传记是一种理解的艺术,是对人性的一种赞美,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题材。传记的目的就是理解他所描述的主人公,理解一个有趣的人足以给一部传记安身立命的理由。传记是作者面对的外部素材,它需要进行深度探索的兴趣和进行深度探索的手段。才能写出反映传主一生光辉的事迹。
有人测算过,这个世界上大概生活过700亿到800亿人,99.99%的以上的人都不会留下任何痕迹。不知出于哪一种好奇或者什么原因,我们会翻看一个人的传记,确认曾经有这样一个血肉之躯在这个世界上走过,我们试着抓住他留下的世间的一缕魂魄。
炎热的夏季,着一处凉快之地,打开一本传记,开始一段阅读之旅,那份惬意,比冬日围炉夜话要别具一番风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