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多年后,突然想起那个场景,高二升高三,在老师的办公室里,爸爸托关系给我们送到最好班级时候,他和老师聊天的话题,说父母为了孩子,啥事儿都可以做。
听着听着,鼻子酸了,因为自己能力不行,还要靠爸爸去找关系,还是比较内疚的。
在高中时候,原来中考所在初中属于实验区,分数比较好,进入最好的班级,第一次月考摸底考,所有实验区的同学都考得很低,因为基础没有非实验区的好。初中用的教材也不一样,实验区以实验为主,难点知识都没有。经过这层打击,高中三年其实过得并不开心。高二被分会普通班,高三时,因为普通班环境比较吵,和爸爸说,能否安排到最好的班级。我还冲到校长办公室,说普通班好吵,我要去好班。
爸爸找了很多关系,最后给我们安排过去了。
08年高考前夕,512汶川大地震,中午正在做数学卷子,突然头晕,以为自己生病了,谁知真的是地震了。大家都赶紧躲在户外,想起给爸妈打电话,还好,他们也都下楼了。
08年河南高考,第一天下午是数学,很难,后面的几个大题,连第一道最简单的都没做完,考完就特别失落。坐在爸爸的尼桑车里,感觉完了完了,要复读了。听新闻说,有学生考数学就跳楼了,哎,那时候,压力太大。
现在还记得那时候高考压得我喘不过气,每天都是以泪洗面,难受至极。不敢看考后的分数,无力面对。
在18岁的年龄,面对自己建立起的自信心,被无数次模拟考打击着,信心打完碎了,重新拼接再次出发,无限次循环后,终于在复读那年,实现了自己定下的目标。
现在有时候出门打滴滴,坐进尼桑,还能回忆起爸爸每次送我们去学校,车里放着不喜欢刀郎的歌曲,眼睛看着窗外,心里想着未来。
爸爸的爱就是陪着,没有太多话语,在最需要的时候总会出现。
记得我姐中考要报十六中,爸爸开着红色面包车,我们家第一辆车,载着她去问东问西。
第二辆车是二手桑塔纳,本身是为了我和姐姐没考上高中,准备的借读费,我俩都考上了,开心的换了辆车。
第三辆尼桑,是高三时买的,陪伴我们高三和高四。高四复读,郑州复读学校借读费比较贵,选了新郑的高中,费用低、升学率高。
这些陪伴,是无穷的力量,在我从婴儿、儿童、少年过渡到青年时,引导我向前。
其实经历两次高考,每次绝望时真的想结束,但家人的陪伴温暖着我,一路走来,太多不易。以至于毕业8年,还是会想起那段艰难时光。
现在看着我自己的孩子,想起爸妈当时养育我们的心路历程,应该也是快乐、艰难掺和着一起吧,人总会长大,感谢您的陪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