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卫东 进才北校
我们常说,这个孩子学习得法,或者说那个孩子“会学习”。那么,这个“会学习”到底是会什么呢?什么样的孩子才算“会学习”呢?
从2010年开始,进才北校开展了“独二代”家庭教育的学校支持研究,这项研究还被立项为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市级项目和浦东新区教育科研重点项目。在这个研究项目中,有一块涉及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素养。一起来看看“会学习”的孩子到底是具备了哪些学习素养,又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这些素养。
作为家长,你想了解孩子的学习素养状况吗?不妨先做个小小的测试吧?
关键词一、求知欲
拥有良好学习素养的孩子有一个特点,就是有积极而浓厚的求知欲,会主动学习。家长要想办法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可以尝试这些方法。
1.和孩子谈论未来的目标
每个孩子都会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憧憬,家长不妨让孩子充分表达自己对将来的期望,和孩子一起讨论,看看要实现自己的理想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和知识储备。
孩子的理想有可能很宏大,短期内不可能实现。所以,家长要帮助孩子把宏大的目标分解到日常学习生活的小事中。例如,可以从坚持一项生活好习惯,培养自己的意志力做起。
孩子的努力需要得到及时肯定,出现的偏差也需要家长及时指出和纠正。(阶段性总结目标实现的阶段性成果,展望未来。)
2.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家长要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温馨的,有规律的家庭学习和生活环境。父母要和孩子建立平等,和谐的亲子沟通渠道。让沟通产生愉悦感,这样孩子的学习兴趣就高。
3.抓住机会放大孩子的闪光点
可以将父母的优势甚至家族的优势和孩子分享,让孩子了解到自己在哪些方面具有和家庭和家族的优秀资源和遗传基因的,并鼓励孩子产生传承和发扬的动力。
孩子的点滴进步,父母都要及时发现,不吝赞美,让孩子知道家长一直关注自己成长的点点滴滴,孩子也会获得很大鼓舞。
4.用竞争刺激兴趣
拥有相同兴趣的孩子有共同语言,容易成为好朋友。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找到这样的好朋友,用朋友的成长和进步来激励孩子。两个孩子一起相互请教,互相帮助。
安全的做法就是:让孩子和过去的自己进行纵向比较。(将孩子成绩做成折线图,不断鼓励孩子进步。)
关键词二、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善于学习的关键。家长可以测一测,根据实际情况做一下这几个问卷,看看孩子的学习习惯怎样?
其实,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体现在这些表格里的这些具体的细节上。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有几种方法。
1.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
孩子每天在家的学习时间包括复习,作业,检查,预习等几个环节,家长可以让孩子根据各部分的难易程度和作业量分配好在家学习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任务。这样可以减少孩子学习时走神,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2.杜绝诱惑
许多习惯都是由一系列行为组成的。有的孩子放学一回家就是看电视,做作业时很晚了,作业草草了事。(从不看电视开始)
还有的不良行为是因为周围有“诱惑”。手机和电脑使用和限制时间,功能不宜过多。
关键词三、学习能力
要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课前预习能力
预习分为三种(及时预习,阶段预习,学期预习结合情况选择科目)
2.提高课堂听课能力
学会正确记笔记很关键(跟着老师思路思考,记有价值的内容,记疑难点。)课堂笔记本每一页应该留下四分之一空白处,以便随时补充新的内容。
3.提高作业解题能力
做作业前,要坚持让孩子完成“过电影”“看课文”“整理笔记”三个过程。
做作业时,认真阅读,正确审题,让孩子尽力做到一次性正确。
做好之后复查,并整理错题集。(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习题不是专家出的,而是自己曾经做错过的习题。)
4.提高复习能力
一是课后回忆(一人单独回忆,几个人互相启发,相互补充。)按照老师上课的板书大纲或者教材纲目结构。
二是笔记整理。(提纲式笔记,必须整理笔记,充实内容。复习中有新发现也可以补充)
三是知识网络构建。用“知识的三点”形成网络图,“三点”是指知识点,知识点之间的连接点,连接点上繁衍出来的生长点。
家长还可以做一个表格,按照上面能力要求,按月对孩子的能力提高进行跟踪监测,作出适度的评价和奖惩。请家长与孩子一起,先坚持一个月看看效果如何,再决定下一步的行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