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开会中间,心念禁不住走了私,便打开手机微信,一眼看到群主@所有人的信息:“念念不忘。”我便知道,这是第21天的主题----“28天随心写作”群的今日主题。
我一贯定力不足,学习工作很难专注,容易心神不宁。尤其在手机的朝代,更易让我分心有术。发言人在台上仍在兴致勃勃地汇报着项目,我的心却已经游移在“念念不忘”上了。忽然,另一个声音告诉自己,专注!晚上再会晤这位“念念不忘”同志吧。
接下来的时间里,该同志不管不顾地时不时敲打我脑海之门,扰乱我工作的思路,或者干扰我与他人的谈话。直到晚上加班消停后,我思想的闸门终于完全对其放开,TA便迫不及待且肆无忌惮地迎面扑来,霎时充满了我脑海。
一瞬间,我开始认真留意起这位同志,审视起与之相遇的机缘来。
今日能与该同志相遇,起念于我计划加入“28天随心写作”群;
之所以入群,起念于我读到了“寻找与蜕变:28天随心写作首期招募”一文;
之所以能读到此文,起念于我关注了“城市的故事Ⅱ”公众号;
之所以关注此号,起念于我读到一位叫真我的群友分享的“海河规划及十三年的跟踪观察”一文;
(很巧的是,我刚才回查收藏文章才发现,该文的作者陈宇也在28天随心写作群。他肯定没有想到,这里竟然有他文章的一位粉丝!我借此也向他致敬!)
之所以点读“海河规划及十三年的跟踪观察”这篇文章,起念于我对海河、对天津有感情;
在读完此文后,发现该文源于“城市的故事Ⅱ”公众号;
起念于想读关于天津这座城市更多的文章,我便加上了该公众号。
该日,2016年12月13日。
自然,如果前面分叉追溯,尚可追溯至“起念于对写作的兴趣,由引加了群主好友,而后入群”。
自然,尚可继续回溯:沿着对天津对海河情感的缘起,与沿着对写作兴趣的缘起。但,就此打住,毕竟,念念相续,念念不止。用有限的回溯路径,让我理清一下我的思路。
这便是我与“念念不忘”这位同志的结识机缘,对其有限地追溯,可结识遇到我曾经的各种“念”“念”----念头,念想。
回头再来看。
我落笔于此,源于这么多相续的念头。我想,群里诸位同好,亦有类似情形。
我还是继续问自己,这些念头究竟如何产生的?
其实,前述的每一个“小事件”面前,我至少还有另一种选择:放弃。就像在一座迷宫中一样,随时有叉口供我避开与选择。只要在任何一处,我选择停止,都不会有今天此刻此时的状态。而今天此时此刻的状态,我觉得很满意,写着笨笨的文字,追问着自己的内心,虽然忙碌了一天,但仍然乐此不疲地敲击着键盘,就像成功地走出了迷宫般的开心快乐。
迷宫的设计只有一个出口,只有一条正确的道路,走的对就是对,走的错就是错。
但人生的道路呢?虽然我现在很开心,很充实,但真要让我说出和此刻同样开心的事情,依然很多。因此,我不会把此时此刻归结于我人生唯一正确的选择,毕竟生活并非真的是迷宫。但此刻真的是我人生中唯一的当下。
对,当下!当我一念专注于当下,如一个旁观者,冷静地观察“我”当下的想法,或思维,或欲望,或心思时,我平时纷飞的乱念似乎平息了下来,像失控狂躁的马匹终于安静地回归于马厩,像暴雨停息后风和日丽中止水如镜的湖面,像在光辉映照下圣母怀中甜香酣睡的圣婴。
能观想自我的念头,就让我快乐了充实了。
如果能做到忘“我”,我想,必定是一种高远空灵的境界。那样的境界下,我“念”应该会消失吧!但应该很难达到。毕竟,我想要“多子多福”:房子、车子、票子、房子、位子、帽子……性福、寿福、康福、禄福、喜福、洪福……
噫呼戏!念念不忘,不忘的“念”都是我难以放下的欲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