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下级最基本的联系纽带是信任度
曾在一家前景还不错的创业公司,我处于试用期。有那么几天,有点倒霉接二连三犯了低级错误,比如项目推进慢了,出去见客户忘记问停车位了,我的上级对我非常不满,想让我走。我当时被恐惧支配着,开始跟她斡旋,想尽办法留住这份工作。可惜我过于情绪化,经历了惨败。
处于极度防御状态下,我缺少最基本的理智。记得当时上级她告诉我,表面上的术是很容易得到改善的,更难以改变的是思维模式。最后她断定,我的心智还不如工作两年的人。回想了一下,我的确说了一些很孩子气的话。如果你在一个公司里,强调的是学习和成长,这会给人带来什么印象?估计老板们会觉得自己很亏吧。而且我一害怕,就会推脱罪责或者责怪别人,说成是别人的问题。我也曾经问过自己,如果我直接承认错误,会不会会好一点?当时我内心的回应是NO,我害怕自己揽下了不该有的错误,在别人眼里成了一无是处。我假装坚强,至少不那么痛苦。谁会在陌生人面前,无所顾忌暴露弱点,任人宰割?这是需要一定的信任,才能做到的。
我上级需要信任我,我能行。我需要信任上级,她能让我安心工作。任何一方的不信任,都要花大力气去弥补,最后可能是一拍两散。
2 如何对待错误,决定你成为什么样的人
看过《别找替罪羊》这本书,笔者说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他当助理的时候,因为自己的疏忽犯了一个大错误,影响到了大客户的利益。当时的上级是高级合伙人,毫不犹豫承担了自己应有的责任,向董事会立即阐明事实,弥补错误。这让他非常感动,当时就建立起了对上级的绝对忠诚。这就是建立信任度的一个例子,他的上级本身就是大大方方知错能改的人,这种职业素养也帮助她赢得了职场的忠诚。
事情过去很久了,一切已经重新开始,我也获得了教训。建立信任度,不是说不要犯错误。我们可以容忍错误的发生,但是不容忍态度不端正,做人不靠谱。第一次犯错,往往都会得到他人善意的提醒,第二次,就不应该了。错误就是拿来改正的,而不是等待,它很可能会发酵成烂摊子,最后成了信任危机。
如何改变逃避痛苦的思维模式?我也无解。在我很恐惧,感觉孤立无援的时候,我会发现自己还是回到了那个小孩子的状态,请求别人庇护。但是在残酷的职场,如果没有价值,那就没有人会帮你。一个不明确自身定位的人,也很难体现价值。
所以,回到自己本身,多探索,找到真正的能量。学会不被情绪支配,不被过去的失败所困。凡事积少成多,古人云“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对小事负起责任,就不会发酵成无可挽回的大事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