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接孩子从学校出来,又送到了乒乓球馆,练习一小时。今天没有那么忙,觉得从容了许多。平静点挺好,人也冷静,较理性,可以想想节后的安排,关于工作和学习。
没想到,这平静也因一顿晚饭打破了,到现在我还在思考自己做的到底对不对。
因为过了七点,一家三口选择了干净卫生的豆腐坊当作今天的完美收官。餐厅人并不多,因为过了饭点,工作人员开始收拾器皿,人不多,餐厅也不吵闹。找了个位置坐定,老公带着女儿去自选饭菜,我看了一下手机,顺便说了一句,:“什么都不要给我点,减肥。”
:“不放辣椒就不放,你那么大声干什么?吓出我心脏病。”
:“你心脏不好,先看病,不要工作了。”这是老公的声音,起因是给女儿点的剪饼,第一次告知过,不放辣椒,可眼见要放了,老公就说话声高了。
然后互相就不愉快的各自进行自己手里的活儿,我离得不远,看得听得清楚,关于这么小小的争执,完全可以忽略不计,来吃个饭,不好跟人家急眼的,况且对方是个年近50多岁的大姐。
可大姐并不这样想,扔下手里的活儿,绕处说,:“一个大男人,会不会说话,什么有病,真说的不是人话。” 接连不断的轰炸,诸如此类。
我憋不住了,:“我说大姐,没完没了?什么不是人话?” 紧接着又一组对骂,女儿没有过这样的经历,躲出了门外,说不想看妈妈凶巴巴的,老公则劝我算了。
可我想的是,是对方先有不当,我又立马通知了店长,要求对方道歉。那大姐满脸不服:“对不起,你看吧,你想咋说就咋说。”这态度,分明就是告诉我,只是迫于压力才道歉。
我看到周围人在观看吵架,而且对方并没有认错的可能,决定不再在计较了,有点秀才遇兵的感觉。
老公埋怨我,看对方岁数大了,应该算了;孩子回避我,说妈妈太凶,很吓人,说要过一会儿再理我。
我从头又过了一遍,实在想不通,这么到底对不对,捍卫权益的路上,就该多“忍了”算了?
一场没有胜负的争吵,意义又在哪里?白白浪费20分钟时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