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由钟小源翻译的日本作家藤原和博撰写的一本关于读书的书。
一、评价
整体评价:不值得购买。
原因:
1.文题不符。
这本书里的内容,跟翻译后的标题不一致。全书的内容并不是来讲如何提高阅读的效率,而是讲的作者自己读书的经历以及对读书的一些见解。
2.里面大多数是经验之谈,并没有上升到方法论上。
感觉这本书就是碎碎念,并没有特别具体的阅读方法。比起那本经典的《如何阅读一本书》来,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尽管不推荐购买,但是书中还是可以散见一些作者的读书的真知灼见。现摘录下来,供大家欣赏。
二、摘录
1.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时代由20世纪型的成长社会所象征的“千篇一律”的时代变成了21世纪型的成熟社会所象征的“各不相同”的时代。……在成熟社会中,每个“各不相同”的人必须自行以社会动向和自己的人生为鉴,确立属于自己的幸福论。
我的思考:
中国的经济,大约就是80年代开始起步,这40年是经济腾飞的。70年代末期出生的人,就是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而成长起来,逐渐步入中年的。这一代人,享受就是中国经济起飞的红利。只要大家踏踏实实劳动,踏踏实实过日子,都会过上有房有车的日子,确实都会越来越幸福——不管你是在一线城市还是五线城市。
但是,现在经济发展趋缓,00后、10后都是在中国比较富裕的时代出生的,对于他们而言,房和车基本上站在父母的肩膀上就能获得。那么,什么是他们该追求的?他们生活的意义是什么?这必定是这一代人不得不面对的精神危机——对人生意义的追寻。
然而,读书,与哲人交流,与伟大的思想碰撞,一定是一条寻找人生意义的最有效路径。
2.在这之前,我把这本书分发给了我的同僚、部下和朋友,拜托他们读完后写下自己的感想,然后再把这本书交给别的朋友,让这些书"漂流"起来。
我的思考:
这个方法很好,写出来的书,打印出来分发给朋友,然后要求朋友给自己写点评价和反馈。这样,书籍就流动了起来了。
3.教育,就是"传染"和感染。爱读书的人,读书的时候表情真的是非常丰富的。哪怕在很安静地看书,也会向周围释放出一股气场。如果孩子们也感受到了这股气场,应该或多或少能受到影响。说不定能在那些受到影响的孩子之中培养出几个喜欢读书的孩子。
人们常说专家和作家的孩子更容易成为喜欢读书的人,但那并不是因为那些人的家里有很多书,而是因为他们从小就一直看着父母读书的身影。
对小孩而言最好的教材一直都是大人学习的姿态。
我的思考:
这是整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一段话。爱学习的父母,孩子差不了。激发孩子,不如激发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