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1
亲子关系:父母如何制造孩子的人格?(5)
第四句:父母对孩子的过度担心,会起到诅咒的作用。当你想象孩子车祸后血肉横飞的画面,是你正在催眠Ta接近那个场景,看到你焦虑或者恐惧的面孔,孩子潜意识会想:让这一切发生了,你会不会就放松了?
第五句:父母潜意识倾向于让孩子尝尝自己童年各种痛苦的味道,把孩子制造成最理解自己的人。
被抛弃过的,会抛弃孩子;被粗暴对待过的,会粗暴对待孩子。让人伤感的事,这样做的动机是——爱,因为爱一个人才会让他以某种形式跟自己一样。
但是,这是不健康,没有分化的爱。健康的,分化的爱,是使孩子摆脱父母的命运。
第六句:父母压抑的东西,会让孩子代替自己表达。
如果父母当年学习,只不过是要超越自己所处的有些屈辱的社会阶层,这种屈辱感不被察觉的话,那他也会让孩子的努力学习过程充满屈辱的味道,孩子反抗,就会变成厌学。
潜意识形成了这样的公式:学习等于屈辱,要孩子“争气”,那是直接在传递屈辱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