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极大的耐心培养的下属,前天跟我发牢骚说:
“我不想干了,家离公司太远,开车不划算,骑电瓶车前回家半路就会黑。
公司的事情又多又杂,要求还那么高,有时真觉得很烦。”
昨天她算好了一个员工的离职工资,发给我审核,竟然又有一天的考勤没算上。
我的气一下就窜上来了,本想打电话臭骂她一顿,但还是压制住脾气,选择了发信息:
“17号哪里去了,是没下考勤还是?这样的低级错误还在犯?
是我要求太高,还是你自己不行?”
“应该是我自己不行吧。”
我有点生气了,她反而放开了。
“不要每次让我查出错误就行了,想清楚是你烦我,还是我烦你。”
这个下属我培养了三个多月了,普通而低级的电脑上的数据还是频繁出错。
我极尽温柔地一次次帮她纠正,没有说过一次狠话。
直到她前天提出辞职,昨天我才克制不住自己,讲出了自己的一片良苦用心。
在影响和改变一个人的体验中,我特别在乎慢慢来,一点一点纠正。
不管是孩子还是下属,我其实很照顾她们的能量状态和承受能力,不逼到我说狠话的时候,我现在是能做到不轻易说出口的。
但昨天我发现,如果施教了好几个月了,还是没有得到改善,就必须要发狠话了:
你干不干都没关系,我随时都有重建团队、甚至顶替的勇气和力量。
我已打定主意,在任何岗位的工作职责面前,不妥协,该怎样就怎样,把工作做好才是心安理得呆在公司的唯一前提。
想起稻盛和夫说的一句话:
“工作就是自己,自己就是工作;只有拼命

工作,才能通向成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