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只有当内心有归属感的时候,才会心甘情愿地付出,也才能真正感到踏实安定。这就是为什么每天下班回到家,整个人立马就放松下来,窝在沙发上都觉得特别惬意——因为家能给我们最强烈的归属感。
可阿德勒的观点却颠覆了我的认知。他说归属感不是天生就有的,得靠自己努力去争取。一开始我不太理解,但仔细琢磨后发现,这话确实有道理。就像在沙漠里找水,不能干等着,得自己动手挖井才行,想要找到心灵的归属感,也得通过付出和奉献才能实现。
拿我之前学习的致良知平台来说,平台上的志愿者老师们特别让人感动。他们义务帮忙,不图任何报酬,每天花大量时间解答问题、分享经验,就想帮大家处理好家庭和工作中的各种关系,让更多人收获幸福。
这些志愿者老师在无私付出的过程中,反而找到了内心的归属感,每天都过得充实又满足。再看看我自己,虽然在平台学习了四百多天,但最后还是离开了。现在想想,可能就是因为没有真正融入其中,没有找到那种“这里是我的精神家园”的归属感。要是真有归属感,又怎么会轻易放弃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