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我刚结婚,认真回忆了一下,当时最让我烦恼的事情是:
1、老公没有事业心进取心
与老公结婚时,跟他同在国企。老公是外聘工,我是正式工,老公的岗位级别没我高,赚的钱没我多,我在部门算是骨干员工,老公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员工。
暂时的现状不如意没关系,让我接受不了的是,当时觉得他不是一只“潜力股”。体现在:
他一点事业心都没有,领导交付的工作做完即可,从不会积极主动地思考如何能做地更好。他没有进取心、上进心,每天安于现状,没有想着如何去改变(至少我没看到太多的动作)。
可想而知,他的个性和行为,导致他在体制内的职场,谈不上任何可以发展的空间。
当时这个烦恼一直隐隐影响着我与老公的关系。甚至在结婚前都因此吵过,好几次都想分手,但一想到要重新找男朋友重新谈恋爱嫌麻烦,所以就一直将就着。
十年后的现在来看,老公的这个问题已基本不让我烦恼。
一是他很快出来创业,头几年,公司能够生存并维持下来已经很艰难,但还是坚持下来,现在慢慢好点,收入够家里生活。虽然公司的事无巨细都他一个人去搞,很辛苦,但感觉他比较喜欢这种自由、不喜受人约束、能够自己做主的感觉,所以,他工作起来也比较投入。
二是我的精力也更多投入到家庭和育儿中,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他的事业。
写到这里,我才发现,我对老公的关注焦点,一直没有断过,从他的事业,转移到现在他对育儿的支撑及投入上。
2、我自己的职场发展不如意
十年前,我刚从一个国企跳槽到另一国企。因为当时还年轻,没有孩子,所以全身心都扑在事业上。一方面,出于自己一贯的责任心和追求完美的个性,所以,在工作上表现比较出色,受到领导的器重,很快融入新的公司。另一方面,因为我从事的专业在公司处于边缘专业,非主流专业,所以,公司在相关专业上配置的上升空间很小。
因为在职场上没有太大的发展,我一直觉得很难为情,觉得愧对家里愧对爸爸。主要原因是:
爸爸那一辈,虽然几个哥哥都在官场,但爸爸是所有兄弟中最有能力的,所以职位也最高。下一辈十多个孩子中,我年龄最小、学历最高,所以,在家族中我习惯了从小受尽各种恩宠各种保护。
到了现在,父辈们退休了,我的很多堂兄堂姐,都很有能力,在老家当地方官,仕途都很不错。相比他们,我在广州,只是最普通的工薪阶层。
我就感觉自己很没有能力,不如我的堂兄堂姐们,我就觉得爸爸的优点,我都没有学习和继承到。没有像小时候读书很厉害一样,成年后继续给我的老爸老妈带来荣耀。
十年后的现在,我已经到了不惑之年,有两个可爱的孩子,所以,这个烦恼我也慢慢放下了。
我现在认为,除了我工作上的事业,我自己的个人成长、带好两个孩子、照顾好家庭,于我是更有挑战性、更让我感兴趣的事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