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多年以前,在英国斯特兰街的约克宅邸,诞生了一个小男孩,他的父亲是伊丽莎白女王的著名谋士,母亲是库克爵士的爱女,她虔诚贤淑,才学出众。如此优质的基因造就了这个男孩一生的惊世才智。
他就是作为英格兰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培根。
此书是培根先哲经过了30年的雕琢打磨,是培根平生学问与阅历的集中反映,他曾谦逊地称之为“学问闲暇的戏笔”,又曾云:“此书似有洞烛世情,直抵人心之效,由此为敝人最为流行之作品。”
时间虽然远去400多年,而先哲伟大的灵性与才智,却穿越历史的浮尘,光耀每个人的心灵。
读了这本书之后,就如甘露琼浆,使人醍醐灌顶,明晰着,彻悟着。
如果你读了几遍之后再来重读,你会发现那些漏掉的东西,就如沙中的珍珠,他给予你的是取之不尽的养分,思之和谐,悟之共振。
现将先哲的声音略举一二。
宽宏大度乃是君王的气量,所罗门亦曾有云,宽恕旁人过失,便是自家荣耀。
顺境造就的美德是节制,逆境造就的美德则是坚忍,依照伦理学的标尺,后者是更有英雄气概的一种德行。
言谈之时,有些人不追求洞察真理的明智之名,只追求论无不立的机智之称,似乎把敏于口舌昧于真知当成了一种光荣。
本性犹如田地,不生芳草便生榛莠,因此须当耕耘有时,前者灌溉,后者刈除。
阅读使人充实,切磋使人机敏,动笔使人严谨。历史令人睿智,诗歌令人颖悟,数学令人精细,物理令人深沉,伦理之学令人端方谨重,逻辑修辞则令人能言善辩,此之谓学问铸就品行。
伊索有一则绝妙的寓言,苍蝇坐在战车的轮轴上说,“我扬起的尘土可真大”!有些虚荣之人也是如此,一旦有什么事情水到渠成,或是借助与他们无关的更大力量,取得了进展,只要他们跟这件事情沾得上边,就会把整件事情看作自己的功劳。爱吹嘘的人必然爱争执,因为所有的吹嘘都意味着抑人扬己。
《培根随笔》堪称英文随笔体的开山鼻祖,可谓是字字珠玑,略品,余韵悠长;细品,思想生姿。既有一泻如注的雄辩之势,又有耐人寻味的隽永哲思,妙语连珠,浑然天成。
予才疏学浅,恕言不及。如若简友读来,一定是神来之思,妙笔生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