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范爱农》(一)

读《范爱农》(一)

作者: 向过去说声对不起 | 来源:发表于2020-12-31 17:27 被阅读0次

《范爱农》是鲁迅写的一篇文章。还没等我想好写什么感想时,心中不由得先对作者感慨万千,鲁迅是谁?除了知道他是作家,革命家,写的作品带有批判性,给我的感觉他是正直的有些过分的人以外,还知道些什么呢?关于那个时代的事情,我真的学过么?怎么什么也想不起来啊!

对于电视剧的剧情,电影的角色,演员的姓名、经历,我都能说的比鲁迅的经历多,关于相声,小品或者综艺节目的某些情节,我也通过上文就能想到下文,但是我为什么对于自己应该了解的人物,却一点不了解呢。也许是自己看的文章内容少吧,也许是自己没有那么上进,不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也许这些情况都有。

连鲁迅都了解的模糊不清的,关于是否存在范爱农这个人更是不知道了,通过查询得知范爱农(1883—1912),对于这个年纪就离世的人,我真的觉得很失落,也许是和自己年龄相近吧。名肇基,字斯年,号爱农。清末革命团体光复会成员。浙江绍兴皇甫庄人。他诞生于一个破落的幕僚家庭,三岁丧父,五岁失母,与妹妹靠祖母抚养成人。

关于《范爱农》这篇文章的开头,讲述鲁迅等人在日本留学,通过电报知道安徽巡抚恩铭被刺杀,刺客徐锡麟被擒。最后结果是徐锡麟被挖掉心脏,心脏还给恩铭的亲兵炒熟吃掉了。

在同乡会上,对于发电报怒斥满清政府做法的有两个观点,以鲁迅为代表的同意发电报,以范爱农为代表的不同意,认为人都死了,发电报有个屁用。徐锡麟是范爱农的老师,鲁迅觉得范爱农不是人,老师死了,发个电报还这么胆小,最后通过投票决定还是发电报。

关于写电稿人的问题,两个人又吵了一架,鲁迅认为作为烈士学生的范爱农写正合适,能写出悲壮的感觉,而范爱农认为决定发电报的人写稿才最合适,最后两个人不欢而散,谁都没有写。从那之后,鲁迅认为要革命的话,必须先除掉范爱农这个人。

范爱农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这是鲁迅第一次看到范爱农时对他的印象,也是鲁迅在日本唯一见到范爱农的一次。(两个人的吵架在现在看来很有生活气息,可是徐锡麟却死的那么惨,有种一边是人间,一边是地狱的感觉)

相关文章

  • 读《范爱农》(一)

    《范爱农》是鲁迅写的一篇文章。还没等我想好写什么感想时,心中不由得先对作者感慨万千,鲁迅是谁?除了知道他是作家,革...

  • 读《范爱农》

    《范爱农》中,作者讲述了他与同学范爱农化敌为友的故事。起初,“要革命,首先就必须将范爱农除去”,经过长时间的交往,...

  • 读《范爱农》(二)

    经过那次争吵,很多年过去了,鲁迅之前愤怒的情绪也淡薄了。有一次鲁迅在一个朋友那里偶然碰到了范爱农,两个人互看彼此,...

  • 读《范爱农》(三)

    鲁迅在南京移到北京后,范爱农也在这时被免职了,他的生活又回到了以前那种糟糕的情况。鲁迅想在北京给范爱农找点活干,可...

  • 《朝花夕拾》

    8.18 第十章 《范爱农》―― 继续来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跟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范爱农在革命前...

  • 朝花夕拾

    《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

  • 共读《朝花夕拾》

    10、《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

  • 《朝花夕拾》第九章:

    《范爱农》这一章节追叙了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深刻地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

  • 《范爱农》读后感

    范爱农名肇基,字斯德。清朝末年革命团体官服会成员范爱农和鲁迅先生是同乡,在一个同乡会上,鲁迅和范爱农发生了争执,鲁...

  • 共读《朝花夕拾》

    《范爱农》是鲁迅先生追叙了在日本留学时以及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生活片段。在这篇文章中描诉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范爱农》(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jrro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