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昨天异地考科目一,地方很远,早出晚归。跟车的人员用好几个通话以及手机app、大巴司机用一根接一根的香烟来填充这段时光。我坐在第一排,在井井有条的高速秩序中感到平静而治愈,回程的塞车自然另当别论,所有焦躁的人生中总是平静难得。在自己的工作中感到无力而无用时不妨想想社会各环节的所有人,平凡而伟大总是自我成就。“工作是被做重要的”。
2、我猫小白今天下午绝育,两周前老虎先行手术,这回担忧不大。但术后需住院3天,家里两只相比平常安静不少。我陪着白从麻醉醒来,而后不免跟当初陪老虎一样,眼眶泛泪。如今我能每天清扫家中灰尘、每周拖地、每日按时起床、不晚睡、相对以前负面情绪寥寥,不可思议,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了猫。责任感、亲密的联结完全能让我们变成更好的人,此刻弟弟在键盘前看着我打字,开始咕噜咕噜起来(好吧之后就开始狂咬我脚),感觉这些难得时刻就真是“人生问题的答案”。什么是最重要的?你最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什么样才算是你人生中的高光时刻?
3、人很大程度上是自己摄入的信息决定的,细心留意周围,莫不如此。如我初出校园被消费主义洗脑深信锦衣玉食是生活目标,如一些年轻人的审美趋于网红化因为只看微博小红书,再如对某些事物的阴谋论式解读或因为摄入的是此类信息且摄入者对此无识别能力。“自我是becoming”的过程,对于我自己,终于开始自在地不化妆不买新衣戴眼镜穿优衣库,让自己像一棵树一样成长,不套在任何一个模板里。
4、在长途行车中思维信马由缰,我似乎解决了一个从前绕不开的难题,亲密关系中对方是否爱我。我总是觉得,对方并没有爱世界上唯一的我,只是认为我是他所有选项里恰巧出现的最优选择罢了,换言之世上无纯粹的爱。但一旦这么想,那就等同于认为所谓世界唯一的我多么重要多么不可或缺,这未尝不是一种自恋。两个人相遇,一方或双方产生情愫,这事情就与蜜蜂采蜜遇到它的那朵花、河流蜿蜒到它的山川一样,我们和世间万物并无不同。
5、最近看了《7 up》和《别闹了费曼先生》,二者给我的感受中的相同之处是,人生太短。每7年记录1次人生的《7 up》中主角们已63岁,有趣的物理学家费曼先生已不在人世。于是,深呼吸3次,感受这个风吹过来的当下。
6、养猫这项活动放在我这里,变成了做猫妈。于是,我在这个过程中看到自己的无数缺点。我溺爱它们,我无法忍受它们的渴望不被满足,我在我身上看到自己的母亲。她好,但她没有自我,她让人倍感负担。如果饱了还想吃也不能吃,因为那对肠胃不好会软便;新猫初来就是要隔离,对于新猫来说这不是禁锢自由而是对猫们健康的负责;一旦出现抢食情况就要想法设法监督进食适时进行隔离,而非以平等为由令猫进食心理负担加重。不知道以后是否会抚养人类幼崽,但这个不溺爱的预科课程使我受益良多。
7、前两周老虎绝育,这对我这个抓马的猫妈来说是件大事。风险偏好极低的我总是预先估计最大损失,放在绝育手术这里,就是猫没了。于是尽管到了一周岁两月有余而发情频率最后大概两周一次,但我迟迟不能对这事做决定。之后终于决定,又百般搜寻网络中那些纷繁帖子以期为麻药过敏这件事寻求一个真相,当晚三点入睡,次日在看完风险须知又在医生面前嚎啕大哭。天问,我爱哭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8、“你花的每一分钱都是为你想要的世界投票”,以前碰到这句话以为说的是名牌衣物构成的幻象,现在再看就是投资理论。钱、时间于个体都是有限资源,于是怎么有效运用尤其重要。我奶茶上瘾期如何少喝,就是去想“我给奶茶投票干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