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3日 星期四 晴 阅读第14天
内容:《认识婴幼儿游戏图式》7.定位图式P45-47:《观察婴幼儿游戏图式》8.定位图式p83-90;《读懂儿童的思维》7.定位和排序图式p62-67
儿童仔细地把物品摆成几排、形成队列,并督促其他儿童也按这样的方式摆放物品的行为就是定位图式的表现。看了书中个列举的例子,我有一个疑惑。孩子们对外在的实体物品按自己的意愿、模式去排列是定位图式的表现,那么如果孩子按照一定的顺序,非要做一件事情是不是也是定位图式的表现?比如,几乎每个孩子都会经历的,也是我看到过的。我家姐姐和弟弟大概在两岁到三岁期间,都曾出现过,按电梯必须由他来按的时期。就是每次搭乘电梯,按动电梯按钮的动作必须是他亲自执行。如果哪一次,我们不小心按了,他们就会又哭又闹,让人头疼不已。想要让他们停止哭闹的方法,不是讲道理或者打骂。而是,带着他再做一次电梯,让他自己再按一次,完成标准程序后才行。敲下这些文字之前,我认为这个是否属于定位图式的表现是个困惑。敲下这些文字后,经过对这种现象的再次回顾和梳理,我认定,这其实也是一种定位图式的表现。和实际的物品摆放定位不同,按动电梯的这个程序是孩子内在心理,做事逻辑的一种定位显现。庆幸的是,那个时候虽然不太理解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却没有认为孩子这是无理取闹,没有打骂孩子,而是耐着性子带着他一次又一次地重复做这件事,直到他后来对此失去了兴趣。
以上这个案例,其实和《观察婴幼儿游戏图式》中2岁10个月的尤安对吃意大利肉酱面时一定要把面和肉酱分开的“固执”是一样的道理。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老师和家长都没有读懂孩子,面对这样的情况,大家都没有做出正确的引导和支持行为。孩子们常常被高压震慑,让糟糕的情绪持续很长时间。
《读懂儿童思维》中有一段话,儿童持续不断地通过观察事物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以及对事物进行排序和分类来了解这个世界。他们就是这样获得对人、其他生物和物体的认识的。艺术家使用的创意设计元素似乎天然存在于儿童的定位和排序工作中。是的,我和认同。如果你经常看孩子们画的画就会知道,没有老师提前给出模板或者刻意教的孩子的画一定是无法充满想象和个性的。著名的绘画艺术家,他的画一定是充满了想象和童真的。再次感叹,成人太肤浅。总是自以为是,自以为然。其实,我们根本不了解孩子,不懂孩子。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坚持学习,不断提升自己,否则,实在对不起孩子们这一声“老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