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城城郊尉家村尉大夫,十里八乡赫赫有名,不仅头疼脑热常见病症药到病除,连一些疑难杂症也不在话下。
据说这尉大夫少年时曾随亲戚在北京同仁堂当过伙计,虽然没有得到过真传,但记性好,悟性高,爱琢磨,打工间隙,也偷偷学得一二。成年以后回到村里,娶妻生子,开了诊所,对各色人等一视同仁。不几年工夫,便赢得口碑,不仅本村邻村人登门求诊,连凤城城里的人也慕名而来。
某日,尉大夫正在诊所给人瞧病,听来看病的人说,村口躺着一个蓬头垢面的老叫花子,袒胸露背,流脓滴水,蝇虫叮咬,奇臭无比。人们远远地围观,不知是何病症,无人敢上前去。
尉大夫一边给人看病,一边指使伙计去村口把老叫花子抬来瞧瞧。
不一会儿,老叫花子被抬到了诊所。
尉大夫也不管不顾老叫花子身上散发出的奇臭,细细在病床前查看病情。然后安排伙计,用刀把腐肉剜去,用烙铁进行消毒,他亲自打针敷药,并开了几剂外用药和内服药,让伙计把老叫花子安排在一个单独的病房,慢慢调养。
当晚,尉大夫吃过晚饭,前去察看,结果扑了一个空,老叫花子和桌子上的药都不翼而飞。问伙计和家人,皆不知去向。便不再理会。
月余,尉大夫在诊所给人瞧病,只听得院外敲锣打鼓,热闹非凡。正纳闷儿,伙计进来通报:龙城城郊武家村的大户武财主坐着高头大马,带领一干人马,肩挑手提贵重礼物,抬着一个写着“华佗再世”的大牌匾,上尉大夫家来了。
一听龙城武家村武财主来了,尉大夫不禁皱起了眉头。原来,尉大夫祖上曾和武财主祖上联合做过豆腐生意,后来武财主祖上背信弃义,把挣来的钱全卷走不说,还把做豆腐的家伙什统统砸个稀巴烂。从此尉家和武家就结下了世仇,老死不相往来。到尉大夫已经是两三代的事了。
武财主下马,在大门外连连高喊:龙城武家村武某感谢尉大夫救命之恩!
尉大夫无奈走出院门,只见全村老小倾巢出动,和武财主一哨人马,把尉家围了个水泄不通。
尉大夫向衣着光鲜、红光满面的武财主作揖还礼,不冷不热地说道:鄙人何时与你有救命之恩?
武财主谦恭地走到尉大夫面前,一五一十把自己如何得背疮,四处求医无果,无奈之下,伪装成叫花子,让家人送至尉家村,得到尉大夫救治,前因后果一一道来。
两地不过三十里地,武财主当时病得脱了相,又经过刻意伪装,谁都没有想到那个又老又瘦又丑又臭的老叫花子竟是武财主。
尉大夫微微一笑,说道:幸亏你伪装得好,如果当时你高头大马、八抬大轿来找我看病,说不准我还真不给你诊治。
武财主再三恳求尉大夫一定要把礼物和牌匾收下。
尉大夫说:我看的是老叫花子的病,怎能收老财主的东西?况且,我们两家的恩怨世人皆知,好了伤疤忘不了疼,你把你的东西都拿走吧,我们尉家也不欢迎你这样的客人。
尉家村人纷纷拍手为尉大夫叫好,敬仰他的为人,叹服他的气节。
正当人们连哄带吓、连推带搡,赶武财主一干人走时,尉大夫突然喊了一声:慢着!
只见尉大夫走到一大堆礼物跟前,从一个敞开着的匣子里抓起五块银圆,说道:我与你有仇,可是我与钱无仇啊!拿着银圆走进自家院子。
众人面面相觑,仿佛被戏弄了一般,作鸟兽散了。
武财主脸上也露出了鄙夷的神情,跨上大马,带领随从,趾高气扬走了。
很快,尉家村边的汾河支流上修建起了一个很大的水磨坊,村里人终于晓得尉大夫的真实用意了,对他的崇敬之情又额外增添了几分。
原本三十里外的武财主得意了很长时间,以为尉大夫不过徒有虚名罢了,还为自己先祖与这样的人的先祖决裂而庆幸。可当他得知尉大夫用那五块银圆为尉家村建起了一座能磨粮食的水磨坊,尤其是他终于得知自己的先祖当时卷走的就是尉大夫的先祖准备为村人修建水磨坊的钱款时,竟浑身战栗,轰然倒下,自此一病不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