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每个家庭必不可缺的教育

每个家庭必不可缺的教育

作者: 歆斌 | 来源:发表于2020-10-12 20:50 被阅读0次

有一个教育是每个家庭必不可缺,一个孩子将来是否很有出息跟这一点教育密不可分。一个人将来是否有出息跟出生的家境没有必然的关联,核心还是一个教育的差别。

很多人碌碌无为,过着繁忙的一生,不知不觉一生就稀里糊涂过去了。而有些人家境出身不好,却因为有了这样的一个教育,人生从此大不同,最后名垂青史,或家财万贯。

岳飞之所以精忠报国,名垂千史,一是受这个教育熏陶。王阳明之所以被称为圣人,也是因为小时候接受过这样的教育。梁启超之所以成为爱国人士,至死爱国。马云之所以能塑造阿里帝国,也是在后来接受了这方面的教育。

这个教育是什么呢?我想大家迫不及待了,这个教育就是——志向教育。

我书写的志向教育词

古语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无立志则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终意亦何所乎?

一个人要立志才有可成的事。特别是立大志,志向越大,成事越大。有些人小时候就树立了志向,就如岳飞。有些人是中年得志,毛主席。有人是老年得志,摩西奶奶算一个。

岳飞小时候就树立志向,要精忠报国,父母小时候给他爱国的书籍,并且让他牢记于心,在他背上刻下了精忠报国4个字,这4个字。其实不仅仅刻在了他的背上,更是刻在他的心里。所以他努力习武,慢慢操练军队,带兵打仗为了就是有一天能精忠报国,后来外来强敌入侵,国家束手无策,后来岳飞出马,打退了入侵强敌。

梁启超立志爱国,梁启超树立爱国志向是由于他的长辈。从小给他爱看爱国类书籍,并且每年清明祭祀路过外国人侵略战场长辈都会告诉他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要被人侵略,国家的形势等教育。长期接受这种思想的洗礼,后来梁启超立志要报效国家,一生爱国。因为有了明确的志向,他发愤图强,看了传统经典,阅读治国概要。后来17岁就考上了举人,堪称神童。(据说他的文章是写的关于如何治理国家,全是爱国文章,所以得到官员的一致认可。)后来在殿试的时候,正值割让山东半岛,他非常气愤,坚定中国领土绝不能分割。所以他写了一封信给光绪帝说中国领土不能割让,也得到光秀帝和很多学员的支持,史称:公车上车运动。后来慈禧太后觉得事例过大会威胁到自己的政权,所以很快软禁了光绪,通缉梁启超,后来梁启超逃亡日本。他在日本期间每周给上海邮寄爱国文章宣扬爱国,反对称帝和复辟,宣扬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

慈禧倒台之后,梁启超回到中国因为一个肾坏了,所以要进行割除,结果引进的西方医生在做手术的时候不小心割错了,把好的割掉了。在生命即将离开的那一刻,很多人说要求索赔,但梁启超没有进行索赔,而是保密消息。原因他说无数国人正在努力将西方的先进技术引到中国,中国需要西方先进技术进入。如果这个事情一传出,意味着中国一定会掀起一阵反制西方技术的风波,那么多人做的努力可能就全废了。后来梁启山50多岁结束了生命,至死爱国的一生。

所以志向教育非常重要,有了志向会用一生去捍卫,也会让人生焕然一新。如果此刻你还没有树立志向,请沉下心来去思考,你的志向是什么?这会比你因为没有方向的努力更重要,很有可能你的人生的改变,开挂就是从你有志向开始。怎么找到志向教育,核心是去发现和刻意培养,需要肯定孩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找到后肯定他,鼓励他,最后让孩子享受它最后完成发愿,立志成为什么样的人。忠心的祝愿大家找到志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个家庭必不可缺的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kspp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