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限公司》读后感
最近许多辉友读辉哥的《人生护城河》,都纷纷做了读书笔记,于是我在阅读完第一章《人生有限公司》后也尝试做些记录。
书中,辉哥把人比作公司,要实现公司的永续经营,我们就得像运营公司一般设立愿景、战略,价值观、商业模式、竞争策略,并致力打造自己的“护城河”。想要公司稳健运转,就不能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以多种商业模式运营,路才能越走越宽。找到撬动时间价值的杠杆,才能在同样的时间里收获更多。对于竞争,我们并不排斥,但要避免盲目竞争以卵击石,要发挥自己特点爱好,避短的同时更要懂得扬长。不害怕成为少数派,不给自己设限,把特点加以利用就能转变为闪闪发光的亮点。
第一章最触动我的有两句话:“人生的结果由选择决定,你选择什么,放弃什么,最终决定了你人生的走向和所能达到的高度。”“生活如果总是琐碎的话,生命也会变得琐碎,只有当我们能真正地活在未来,我们才会拥有美好的明天。”前一句是关于如何选择定位的问题,做对的事远比把事情做对更有意义,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后一句是关于培养终局思考力,远眺未来,着眼长期。这两句话看似浅显,但真正落到实处却很难。
1.关于选择定位
辉哥说,你一定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什么才是对的事,然后坚持做对的事,一辈子。我们的人生就是要不断探索自己的内心地图,形成自己的选择标准(价值定位),然后专注于所选,摒弃其他干扰项。
那么什么是对的事呢?从成本收益的角度来说,正确的事情就是做边际成本递减的事情(例如写作)。我们无法保证自己单位时间内生产效率一定会提高,而我们每天却都在自然衰老。人生苦短,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出正确的选择以进行自我投资显得尤其重要。辉哥引用了股神巴菲特关于投资的“滚雪球理论”:找一个雪量丰厚,长长的、平缓的坡道,这样你就可以滚起一个非常大的雪球。
对我而言,自己想要的,在人生所处的不同阶段是不断变化的。就目前而言,保持一个健康的体魄,努力开拓见识提升生活水平,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我所追求的。虽然工作占用了我一天的绝大部分时间,还经常被琐事缠身,无法真正投入到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上,但是我并没有放弃自己所热爱的事情,比如:运动,写作,画画,和朋友聊天…关于人生地图我的脑海里只有一个模糊的轮廓,但我不会忘记提醒自己时常思考这个问题,让心里那幅未来的图景越来越明晰。
2.关于终局思考力
辉哥文中提到“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给他最大的启发是“以终为始”,这样的思维习惯对他的工作,生活和思维方面起来非常重要的影响。站在起点看问题对未来的一切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好像有无数种可能却又不知道从何开始;站在终局的立场思考,就好像站在山峰之巅,所有蜿蜒崎岖的道路都尽收眼底,心底十分清楚自己要攀登的山峰就在那里,沿途的曲折都只是到达终点的小插曲。
在读完辉哥的“远眺未来30年”后,我曾试图写下一篇展望自己未来30年的文章,但最终还是囿于匮乏的想象力而宣告放弃。其中的原因,一是,自己已经习惯了现在的生活状态,不敢有太多脱离实际的想法,二是,自己还是没能放下对眼前的执着,心里总觉得当前的实际问题没落地心里没着落,考虑30年后的事情变数太大,多少有些飘渺。但说到头来,还是自己不愿想不敢想。
谁不是摸着石头过河呢?可是方向感还是要有的,否则你只能永远停留在河流中走不到对岸。“风物长宜放远量”。一些在当下看来让人头疼的大麻烦,拉长时间线来看,也许只是一生中不足一提的小片段。既然未来的不确定让我们焦虑不安,那不妨关注那些不变的因素,寻找“以不变应万变”的方法。30年,说来也不长,出生至今我已跨过三十个年头,除了最初懵懂时期,越靠后头就越觉得时间流逝飞快。未来是由无数个今天积累而成的,如果我们每天把过多精力和资源放在短期的,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上,我们将失去很多长远的机会,而无法真正的从长计议。如果我们为自己所真正热爱的事情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倾注一份热情和行动或许就能更靠近那个心中的自我。
辉哥这些年所坚持做了许多事:坚持日更写作,坚持微运动,坚持做长期投资…他在《辉哥奇谭》里有一篇文章《每天都自有其意义》,里面写到“每个人的每一天都自有其意义,但是我们在日常只习惯于忙碌的生活,随意的淡忘,很少思考今天的生活在生命中有怎样的意义,自己希望留下怎样的证据供日后回忆,无论是照片还是片言只语。……如果一日不写,我们在生命中就可能永远失去了对这一天的回忆。慢慢的,我们也会习惯一件事:自己的生活稀松平常,没有什么好说的,没有什么值得回忆。在这种逐渐发生的麻木中,我们会习惯忙碌而不是思考,习惯生活而不是记录,习惯失去而不是获得。”
想起上周更挑战主题“这些年我的变化”,看到辉友们巨大的转变给我带来了许多震撼与感动。大美在她的文里说,听到多年未见的朋友说“你真是一点都没变啊”心就堵得慌。看到这我特别有感触,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有什么比自己原地不动什么都没变还恐怖?可是,如果你对未来没有一些畅想,没有一些对改变的期待,那么人生轨迹大抵就会像一条直线一般延伸至生命尽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