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北门见闻

北门见闻

作者: 岁月吹人肥 | 来源:发表于2018-07-22 17:29 被阅读0次

北门外有个人,我注意了很久。他每天晚上都会慢慢地踱向那个不起眼的小吃摊,站定之后细声说出要吃的东西,然后小心翼翼地拿出钱递给掌柜——动作极像孔乙己从长衫里摸出九枚铜板,一一列在柜台上。由于很长时间都不换晚饭的样式,去得多了,掌柜便不再问他,只看见他在摊前站定便开始准备,有时候看见他会笑笑,他也笑笑,不说话。

学校的位置偏僻,故一直为学生们所诟病,但有一点,这里清净得很。没有太多的车马喧嚣,从某种意义讲,这里的摊位很像是戈壁荒原上的茶棚。这种情形常常见于武侠小说,赶路的商人和游荡的侠客往往都会在车马劳顿之后在这里讨碗茶喝,偶遇谈得来的,便坐在一起各自谈起途中听闻。

也有一些人,端一碗茶或酒,在一旁坐定,听着身后的高谈阔论,以及碗与碗碰在一起的浑浊声响,一言不发,只顾慢慢品自己的茶酒,尽管那没有什么好品的。目光似呆滞又似深邃,旁人说不清。他偶尔会抬起头来望望茶棚外面的路,招旗在旷野的风中彪悍地晃动,日色在远处昏昏暗暗,茶棚的影子被拉得很长。

人们带来的马匹在一旁吃草,偶尔也长长地哼一口气,仿佛是与人一样,同身边的陌生伙伴交流。等主人互相抱一抱拳,它们自知又该出发了,便昂起头,长长嘶鸣一声,大概也是在同其他马匹作别。

我在北门外见的那人,属于第二种。拿了晚饭之后便安然坐下,眼睛只盯着盘子,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是,他用左手吃饭。

学校虽然偏僻,但也有一些过往的车辆,不过仍旧不算喧闹。北门以北是一片果园,如果愿意,大可把它当做荒地,“随风满地石乱走”的那种。那么在这种环境下,就很容易让人有代入感,仿佛所处的小摊便是古代的茶棚。当然,现在一排摊位挤在一起,相对的茶棚的规模也该不小,那样就会有更多打尖的人,留下更多的传闻:

荒漠那端,外邦的姑娘扭着曼妙的身姿,身上尽是身后某个货商贩卖过去的绫罗绸缎;一个月朗星稀的夜里,侠客潇洒出剑,待招式舞尽,收鞘,剑上便会多了其他几个人的鲜血……背后的人都这样互相吹嘘着。

偶尔也见得几个不合时宜的恶霸来此大闹,气焰很盛,众人便不敢再噤声。我听过这样的桥段:原本懒洋洋地趴在柜台听人吹嘘的伙计,从柜台下掣出两把杀猪刀,手起刀落,人头落地,憨憨一笑:“大家继续”,然后继续心不在焉地听人讲话。

关于茶棚的想象,大抵就是如此,我望着他的时候,常常陷进去。

我想他内心也应该住着一个侠客:日日来此,卸了刀剑,不动声色地喝茶饮酒。他心里也应该有不少的奇闻逸事,只是外表看起来过于冷漠,所以也就没人接近他——或许他本就不愿意与人攀谈。

相关文章

  • 北门见闻

    北门外有个人,我注意了很久。他每天晚上都会慢慢地踱向那个不起眼的小吃摊,站定之后细声说出要吃的东西,然后小心翼翼地...

  • 北门

    原创北北 北门即将打开, 你将看见我,我将遇见自己。 你走了很久的路,赶路匆匆, 偶然路过我, 而你无意间看见我,...

  • 北门

    君自北门来, 愁绪满胸怀。 王事匆匆排, 政事密密差。 贫窭无人睬, 室人频频猜。 弃捐勿复道, 努力加餐菜。

  • 北门

    北门,其实是后门,虽然所有人来的时候都是从南门进的,而逐渐的,北门成为大家进出最常走的通道了。回想起来,毕...

  • 《北门》

    出自北门,忧心殷殷。 终窭(ju)且贫,莫知我艰。 已焉哉,天实为之, 谓之何哉! 王事适我, 政事一埤益我。 我...

  • 北门往事之:北门粮店

    在计划供给时代,煤、米、油、盐、布全是按照人头定量配给的。而粮店是每一个地区街道必不可缺的店铺之一。北门粮店也...

  • 南门北门

    南门的日子属于夜晚 比北门的日子短 起风的日子长 比你在风里的一刹那短 一千年长 比你的头发短 两千公里长 比你的...

  • 北门旧事

    1998年冬,梁苓回了一次北门,她提着厚重的木箱子,穿着短靴戴着毡帽,墨绿色的大衣直到脚踝,她站在一栋陈旧的居民楼...

  • 北门大桥

    北门大桥是成都市内一座有历史的桥,因为工作原因我曾在他附近住过一段时间。今天要说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这个故事是听...

  • 诗经-北门

    我从门口且休息 无财无衣且艰辛 为什么呢? 上天如此 皇命加身 自外入内妻子交待我 为什么呢? 上天如此 皇天重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北门见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lfr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