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个星期因为要完成现代文学史老师的作业“简评《雷雨》中的人物形象”,于是我在星期五那天下午花了一个多小时去图书馆找书,希望能找到《雷雨》原著或者是对《雷雨》评述的书。谁知,一个多小时下来,我竟然是无果而终。在那些分明列着戏剧文学的牌子下面,我能找到《日出》、《北京人》等曹禺其他戏剧著作或者其他一些剧作家的作品,可我就是找不到任何有关《雷雨》的书籍。难道他们都被借走了?那他们也太快了。还是图书馆库存太少?或者一些同学借了之后就没再回来?短短几秒钟的时间,很多想法在我的脑中一闪而过。
算了算了,我还是乖乖回去下载我的电子书吧,我想。然后我从戏剧文学的架子上走开,起身往出口方向走去。再一次,像之前刚进来那样,我从许许多多的书籍旁边走过,在第五层楼的人文社科类图书中,我看到了中外小说、诗歌、散文和戏剧,以及非常多的史学、哲学、心理学、美学、文字学还有文学批评的那些书,种类繁多,让人应接不暇。
好多有知识含量的书!它们以其时间的久远和空间上所占的体积填满了图书馆的架子,同时也一下子提高了图书馆的内涵和档次。这让我想到,这一层楼的书已经尤其多,再加上每层楼,再到整个图书馆,甚至是全中国、全宇宙的图书馆,那么这些藏书又该有多少,它们的气势又该何其宏大!
此刻站在嘉应学院图书馆的我,不知怎的,一下子被图书馆的藏书所折服了。而我,此刻,作为一个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学生,坦白地说,就算仅仅是我们学校的图书很明显我也是阅读不完的。但作为专业素养的要求,我知道,我应该尽可能多地去阅读,那么对于我来说,我真正应该读些什么书呢?
答案我想是越多越好,但我真能做到吗?我想我自己说起来的话自己恐怕都会很没有底气,因为就算仅是读尽我们图书馆第五层的所有的与专业学习有关的小说、诗歌、散文、戏剧那些,我都不敢打保证,更何况还有相关的史学、哲学、美学那些的书籍呢?我并没有这么强的意志力。
但既然现实情况是这样,话又说回来,那我们究竟应该读些什么书呢?如果你此刻正是跟我一样的,是大一的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学生(尽管很快就要大二了,哈哈哈哈)我想,就先阅读你喜欢的作品和进入了文学史的那些名家的代表作吧。名家有很多作品,但并不是全部都是代表作,如果你想要以其了解他的创作特点,那就不妨从他的代表作开始感受起。别的没有时间看,就先从名家名作开始,先对他的文学有个初步的框架性的认识,日后如果有时间、有兴趣、有专业学习的需要,再来感受其他的。接着便是你特别感兴趣的一些书或者能帮你解决人生困惑的书,当然这些书前提都应该是有益于身心发展的。同时也要去阅读一些老师要求的专业必读篇目和文学理论、文学评价书籍。这些可以促进你对文章的理解。
前面说了那么多,其实这都是此刻的我对自己的一种阅读希冀和要求。至于其他阶层、其他专业的人,因为我目前学识经历还很有限,阅历还不够,理论还不成熟。姑且在这以此文为例,当做是对自己的鞭策,其他的,若是我日后有机会,再细细说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