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道德经说什么》读后感—有和无

《道德经说什么》读后感—有和无

作者: 日铸雪芽 | 来源:发表于2023-09-29 14:03 被阅读0次

有与无,彼此互为因果,相生互变,互为相灭。重点在于相生的“生”字,而传统文化中也多采用生的一面,极少采用灭的一面。《道德经》: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意思是说,人们通过对已“有”的物体(木头、黏土、土石)进行加工制作,创造出了“无”东西(车轮、器物、土坯房),并对这些新东西进行适当的“无”处理(挖空车轮、挖器物、凿户牖),又衍生了新发展空间、新的用途(车、碗、屋子)。加工组合是一种创造,减损剔除也是一种创造,这就是有无相生。类似地,《庄子》的寓言故事中,曾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他的朋友惠子种了一个葫芦,等到成熟的时候,发现葫芦太过于大,既不能舀水也不能盛米,什么用处都没有。庄子听了后,笑着说:为什么一定要把葫芦劈成两半,何不系在腰间,浮游于天地?庄子和惠子的谈话中,其实是两种看世界的方式:有用和无用。我们都习惯用惠子的方式来看世界,评判周遭,如此一来,我们所拥有的大多数是为我们所用的东西,我们大多时候对一件事的简单看法是:“这有什么用呢?”然而,人生的境况,纷繁复杂,岂能简单地用“有用”去评判世事?南怀瑾先生在解释“有无之论"时说,有无之间互为因果,如一呼一吸之自然往复。因此老子说:“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无与有本是一体同源,本无是天地的原始,妙有是万事万物的来源,因作用与现象不同,所以从无名之始到有名之际,必须各以不同的命名加以分别。可以说,《道德经》中的“无中生有”,是揭示了事物发展规律,万事万物都是由无到有的。当你理解了“无”和“有”,搞明白了它们之间的关系,便能明白万物规律,也就懂了天道规律。

相关文章

  • 有无相生

    《道德经》开篇说到“有”和“无”。“无”中生“有”,“有”归于“无”。更直接一点,无就是有;有就是无。 ...

  • 《道德经》抄录

    韩鹏杰版《道德经说什么》 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 国学爱好者参照韩鹏杰教授的《道德经说什么》和大家一起每天学道德经

    国学爱好者参照韩鹏杰教授的《道德经说什么》和大家一起每天学道德经 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

  • 早读笔记2021.02.04

    《道德经说什么》 韩鹏杰 著 [语音]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

  • 《道德经》与《金刚经》有联系吗

    原创/风中劲草dyy 道德经云: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这是什么意思呢,我觉得在道德经中,以“无”和“有...

  • 道德经

    《道德经说什么》——韩鹏杰著(前9章) 第1/81章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

  • 两种关系

    1.道:无极和太极(无极即无,太极即有) 《道德经》主要讲无和有的关系。 无和有是纵向的派生关系。 有生于无,...

  • 国学爱好者参照韩鹏杰教授的《道德经说什么》和大家一起每天学道德经

    国学爱好者参照韩鹏杰教授的《道德经说什么》和大家一起每天学道德经 ...

  • 赵玖的“东方精神”

    “有即是无,无即是有。” 《道德经》当中,老子就讲述了有和无的辩证关系,老子说:“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也就...

  • 享受生命中的每一段时光

    最近听陆玫老师讲《道德经》,通过《道德经》第十一章的学习,我对《道德经》中的“无“和“有”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说什么》读后感—有和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lpr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