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电影月刊
《喜宴》—洞房花烛夜的窗外人

《喜宴》—洞房花烛夜的窗外人

作者: 嗜啡电影 | 来源:发表于2018-10-25 09:21 被阅读8次

李安《喜宴》

婚姻锵锵三人行

引 ·.李安的金句

赵文瑄在片中帅到弯掉

郎雄再一次用人物

展现着李安的生活哲学

与《北京人在纽约》

有着相同的时代主题

但这都不是影片广为流传的经典

反而是李安最舍不得留给别人的金句

成了后来人热捧的对象

不过他的格调

可不只是讽刺胡作非为的闹婚

而是将矛头指向了传统婚姻

以及,婚姻传统

1 ·.锵锵三人行

用一句话简述人物关系:身为同志的高伟同与赛门在美国过着幸福的二人世界,直到父母的突击式检查工作,才临时编造了一个谎言,并把自己的租客威威拉下了水,出演合约新娘。

影片的最终结局是把临时拼凑起来的“三口之家”延续下去,高伟同与赛门的出柜,算是以爱情的名义给了他们自己一个交代;而伟同与威威的结合,算是以婚姻的名义给了其他人一个答复。

看似乱套的混搭式婚姻却有着它的巧妙之处,故事中的所有人物,知道或者不知道内情的,都在见证这场婚姻的过程中实现了自我满足。这种满足的形式可以是身为父母看到儿子成家后的安然归国,可以是身为同学千里迢迢捧个人场的闹洞房,可以是身为老部下给首长公子操办的一桌体面酒席,还可以是身为非法移民的艺术家拿到了美国绿卡并且当了准妈妈。

高伟同只是个孩子啊!

从剧情的走向来讲,全部角色都在服务于高伟同,或者是他们心目中的那个“高伟同”。赛门为了替伟同应付爸妈才出了“形婚”的建议,威威尽力演出成为伟同知书达理的好媳妇,父母为了“高伟同”的下半辈子像交代后事一样的用心良苦。可夹在漩涡中的伟同受到了万千宠爱却并不快乐。

如果没有父母的压力,伟同可能已经想好了就这样一直住在赛门的公寓里过着专属的二人世界。可小孩子玩儿正高兴的时候,还是要被爸爸妈妈叫回家乖乖吃饭的,而婚姻就是伟同的妥协与顺从。

而孩子的好奇心,总会导致闯了祸之后的哭鼻子,因为一哭就可以逃避责任,而伟同一直在逃避和推卸责任。娶了威威之后,发现这桩形婚并不像他所想那样说散就散,于是把责任推卸到想出这个主意的赛门身上;而洞房花烛之后,威威怀了他的孩子,则又怪威威酒后乱性,要把孩子打掉;当事情纠结在一起令她左右为难的时候,他又归咎是父母把他逼到现在这样。

不过,孩子终究会长大的。

当伟同在病房外向自己的母亲坦白一切的时候,他才找到直面生活的勇气,而这也是李安希望通过角色来传递的信息。并不像孩子打碎了花瓶一样勇于承认错误,他并没有错只是和别人不同,他是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生活并尽可能为人所接受。即便没人接受,他也有坚定走下去的信念。

赛门是个完美的伴侣。

除非触碰到极限,否则他真的可以逆来顺受。而即便是触底,赛门也只是发发小脾气,然后再一走了之。得知威威怀孕后的那次激烈争吵,算是赛门在沉默中唯一的爆发了——就像个发现自己老公出轨的主妇一样。

一个中国家庭环境内的美国同志,无论是性取向还是中西文化差异,本应是影片矛盾集中的核心人物,却从始至终都在试图化解矛盾。这不得不令人想起李安更早的一部作品《推手》,其中的家庭矛盾就很明显地放在人物冲突当中——洋媳妇儿玛莎(对,超人和蝙蝠侠的妈妈都叫玛莎)与自己的中国老公公。显然《喜宴》的设定更加高级,让一个外国人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待一个中国家庭由婚姻而引起的“内斗”。

真的有人在乎威威吗?

威威的悲剧有三:

一是生活困境。回国的后路因为打给家里的一通电话而被彻底切断,在美国没有绿卡就无法安身立命,甚至没有一间像样的公寓,仅能租住在伟同的老房子阁楼;

二是她把自己装扮成了一个叫做“中国式儿媳妇儿”的标品人偶。在高父高母的眼中,威威就是那个他们心目中所期待的儿媳妇,温柔贤惠、知书达理。威威试图满足“中国好儿媳”所应该具备的所有标签,就像待出厂的产品需要经过每一道质检一样,物化自己,使自己具有肉眼可见的价值,并以此来换取在美国的一个安稳生活。有人在想,是不是家庭给了威威一种生活的感觉,使她发现了内心深处贤淑的自己,但别忘了,她可是连煎蛋都煎不好的。“儿媳妇儿”就像一个脸上摆出僵硬笑容的套娃,禁锢了画室里的那个自由灵魂;

三是她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爱情。其实在阁楼画室那场戏里,我们就已经可以从威威的眼神中看到了对伟同的爱意——合法美国公民,衣食无忧,甚至还有点小帅,这样的男人谁会不欣赏呢?只可惜她撩不动。而有了假结婚这桩事,威威得到了这个机会,所以她精心准备、努力表现,得到了高家父母的认可,也顺便趁火打劫了伟同(大哥,我想劫个色)。然而因为伟同的性格,她迎来的却不是接纳,而是冷暴力。甚至直到三人保留下孩子相拥在一起的一幕,观众依然看不到爱情,更像是家人间的亲情。

通过婚姻,建立法律上的家庭关系,通过合法关系,改善自己的生活。但这一切,与爱情无关,别跟我说一个搞艺术的人不看重爱情,起码威威是曾经有过期待的。

婚姻和爱情被李安用三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剥离得干干静静。一桩外人看来体面的婚姻,一段不被别人认可的爱情,却又巧妙地被生活黏在了一起,以一种互利共生的关系存在着。

但此处就有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如果后续生活中,赛门和威威发生了关系,那么到底是谁绿了谁?

2 ·.别人的婚礼

如果说潦草结婚算是给了父母一个交代,那么这喜宴就成了给全村人的交代了。新郎新娘就像蛋糕塔顶端的两个小糖人,身不由己地被推向众人的目光下,待一切就绪后,再任人宰割。

促成这桌喜宴的又是什么因素呢?是仪式感带来的虚荣,是以一种约定俗成的方式给身边的人一个交代。没错,这婚还真的不是给自己结的,是给好事的亲朋好友,是给尚未撒手人寰的高堂。

高师长在美国餐厅偶遇昔日部下老陈,这一段比较生涩的独白,把外人对待这场喜宴的想法都说得很明白了,而老高从被刚问到儿子婚事时的一筹莫展,再到喜宴敲定的笑逐颜开,没有什么比这更合心意的了。“人活着,不就图个面子嘛!”

转眼就来到了婚宴当天,两个段落把影片气氛带动了起来,一个是劝酒,一个是婚闹(闹洞房)。

似乎没有什么更好或者更直白的方式去送出祝福,就只能靠酒量和礼金来表达自己对新人的爱意,毕竟能够量化的东西总是比抒情散文来得真实。当众人高喊着高伟同的名字时,当事人脸上的表情,就像蜡笔小新看到了母亲做的爱心便当里的青椒。

“闹洞房”是一个很尴尬的婚俗,就像除夕晚上的饺子,大鱼大肉之后端上来显得多余又碍眼,可是没了它总感觉缺了点什么,碍眼的是“胡闹”的“闹”,缺的是“热闹”的闹。

在过足了起哄凑热闹的瘾后,大家就像电影散场一样,心满意足地离开。婚礼对于到场的宾客而言,更像是一个party,主角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主题,而主题就是解放自己的性压抑。这一天的围观群众似乎被默许了一种胡作非为的特权,虽然影片中表现得还算比较含蓄,但是我们在许多视频平台上看到的诸如喷灭火器、吊打这种内容还少么?

这时,话题就要再次引回到文章开头李安的那个金句上了。中国五千年性压抑的结果,不只是劝酒和闹婚的肆意妄为,而是婚姻。受传统思想的禁锢,性和婚姻有明确的先后及从属关系。判断人生理成熟的标志之一是性,而婚姻又是性的通行证,所以便有了婚姻→性→成熟的链式反应——婚姻标志了两个人的成熟。

婚姻给性解了禁,就像监狱的犯人出来放风一样,要好好释放,好好活动一下,这才有了闹洞房的推波助澜。而压抑许久的性和所受教育的缺失,会使新人产生局促和紧张,闹了这么一下,才会真正的放开吧。

这也是代表西方婚姻观的伟同和赛门不需要结婚的理由——他们已经有了性,没有被束缚,因此即便没有婚姻,他们一样可以感情和睦,生活美满幸福。伟同新婚夜的那一晚,还有一个小细节——他对威威是有反应的,那么他“对女人没感觉”到底是一种心理上的克制,还是生理上的麻木呢?个人认为是前者。

五千年之后的性压抑结果,大概就形成了如今的屌丝文化吧。

结 ·.真正的高手

高手深谙规则,并且能够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利用规则。

郎雄饰演的老高就像《饮食男女》的老朱,在影片的结尾,就像评书的惊堂木一样,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收关——老高什么都知道,并且接纳了赛门。

除老高以外,其他人都在用一种惯性思维去思考问题,因为老高思想保守,所以他不可能接受同性恋,加之他身体有恙,更不能用现实去打击他。而这种惯性思维恰恰就是封建传统教育出来的保守思想。其他人看似可以更加开放地去接受特例,可考虑问题的方法却依然根深蒂固。

老高一直没有用自己父亲的身份给儿子施压,这桩婚姻真正的压力来自长幼尊卑之分的孝顺,以及在传统思想标准下的自我否定——不被他人所接受,因此是有缺陷的。他也正利用了这一点,再将计就计,让儿子实现父亲对于他们婚姻的诉求——一个“正常的后继有人的家庭”。

每个人在这桩婚姻关系中都得到了满足。老高收获了一个儿媳妇和一个孙子,高母总算找到了一个能够替自己照顾好儿子的姑娘,伟同达成了父母的期许尽了孝道,威威的生活发生了质变,而赛门则意外地被接纳和认可。

但是,这桩看似美满的婚姻中没有爱情,而真正有爱情的两个人却得不到一个婚姻。除去那些给别人的利好,婚姻对于两个人的关系而言,还那么重要吗?

相关文章

  • 《喜宴》—洞房花烛夜的窗外人

    李安《喜宴》 婚姻锵锵三人行 引 ·.李安的金句 赵文瑄在片中帅到弯掉 郎雄再一次用人物 展现着李安的生活哲学 与...

  • 2019-10.12号邢府喜宴主持词 - 草稿

    喜宴节目单 1.邢总喜宴致词 2.《美美哒》 3.新郎新娘致谢: 4.游戏: 洞房花烛夜的成语8个人 5.歌曲: ...

  • 随想小诗‖窗里窗外

    我站在一处远方的角落 , 静静注视着这一墙之隔。 窗里人羡慕窗外人的自由洒脱, 窗外人羡慕窗里人的怡然自得。 窗里...

  • 迁喜—逢友

    迁喜宴散水儿云,雨夜迷离婆娑景,灯火阑珊忆往事,烟云过眼擦窗过。

  • 二嫂(三十五、兰花成了二嫂)

    喜宴一毕,新娘子的一家人又去了二龙舅舅那儿再住宿一个晚上。因为在洞房花烛夜,娘家人是需要回避的。这是讲究。 二龙、...

  • 窗内世界,门外人生

    都市生活人们总是在忙碌的生活中 追逐更多的名利 殊不知,在中国人的智慧里, 已经将所有的美好,都放在一扇门窗之中。...

  • 喜宴

    含泪饮喜酒,吞声祝白头。

  • 喜宴

    在我们乡下,婚丧嫁娶盖房子历来是人们生活中的大事,而置办酒席就是这场大事中的精髓,最为人们所看重。因为...

  • 喜宴

    上学时候,放寒假回家,正赶上自家有家人娶媳妇,新郎虽喊我姑姑,但是比我还要大上几岁。我们村子不大,总共四百多人口吧...

  • 喜宴

    一对 左男右女 远远站在顶端 向天空发射信号弹 蜗牛丢下常年背的贝壳 爬到北边最高树上摘红色果 拿出妈妈出门前交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喜宴》—洞房花烛夜的窗外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lxy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