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香港保险已经好久好久了,一直很好奇为什么近年来跑去香港买保险成为了一种时尚。随着个人专业知识的积累,对于香港保险的探知欲望与日俱增。用心搜罗了网上各种关于香港保险或真或假的论断,分析整理取证,这篇难产了很久的文章终于跟大家见面了。
买保险不能跟风,香港保险好吗?当然好,可不是所有家庭都适合。我一直在强调,保险要做私人订制,不同家庭不同人所适合的保险并不相同。就像灰姑娘的水晶鞋,高贵漂亮,可不是谁都能穿。
我是一个厚道人,实事求是,不打诳语,不忽悠。绝不刻意抹黑香港保险来吹嘘大陆保险。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一视同仁。所以,我们首先来说说香港保险好在哪。香港保险的兴起在时间上远远早于大陆保险,就拿英国保诚来说,已有170多年历史,甚至经历过泰坦尼克号和两次世界大战的理赔,可谓历经百般磨砺,自然更加成熟老练。进一步细化到险种优势,分红险收益高,重疾险费率低,可谓是便宜又大碗。为虾米有这等好事?且听我细细道来。分红的多少取决于投资收益,香港保险面向全世界的好项目,选择更多且经验丰富,收益自然更高。重疾险费率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当地平均寿命和发病率,香港平均寿命位居世界第一,比大陆足足高出十岁,发病率未查到具体数据(看我多老实,不知为不知,哈哈哈),瞎蒙一下,八成也比大陆低,自然而然,保费更加便宜。此外,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更高啥啥的就不多说了。单从这几点,就足够让许多人蠢蠢欲动了。加之对于国产事物的不自信和偏见,香港保险备受欢迎便不足为奇。
并且,网上关于大陆保险怎么不如香港保险的帖子不计其数,深深误导着广大人民群众。此前我发过一条朋友圈消息,有图有真相,揭示了几个所谓大陆保险劣势的谎言,在此着重讲两点,那些显然要么是门外汉要么是落后于时代之人写的,就不费我口舌了。
1.香港保险严进宽出,更易理赔。谁说大陆保险就是宽进严出了???很多理赔难的案例,问题不在保险公司,而在从业人员。中国《保险法》同样要求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倘若大陆业务员能像香港业务员严格执行,自然也是严进宽出。不如实告知就是违法合同规定,严重点,叫诈保,保险公司凭什么赔,出问题了客户跳脚,“没人跟我说我要告知啊”。
2.香港保险保障的疾病范围更广。我竟然还看到很多文章说大陆重疾险都是保四五十项。敲黑板,平安福早就保80项重疾了,已覆盖超过99%的重大疾病种类,你说,这样还不够广?
掰扯了那么多,该放大招了,去香港买保险你要慎重考虑哪些bug:
1.缴费问题:香港银行开户,银行账号管理费、汇款手续费、电报费加起来一年也得七百+,若一年保费只有万八千的,省下的钱还不够付这些;亲临香港缴费,时间精力路费就是个大坑;中介公司或业务员代缴,公司倒闭卷款私逃的风险还是有的
2.费率可调:只有我大天朝的长期健康险费率是固定的,你现在买多少钱每年就是交多少钱,但香港保险是会根据每年的情况进行调整的,妥妥的只升不降,有消息称,大陆的以后也要那么改,现在重大疾病的发病率蹭蹭蹭的往上涨,保险行业得想办法规避风险。
3.售后服务麻烦:大陆保险办理身份证到期变更啊,联系方式变更啊,受益人变更啊等等小事轻而易举,可若买的是香港保险就要把资料寄过来寄过去,沟通成本居高不下。
4.诊断结果判定:香港保险认可的大陆医院较少,之前看过很多吐槽,明明也是三甲医院可就不在香港保险认可范围内,不得不转院诊断治疗,中间还要与医院反复沟通申请出具七七八八的文件。并且,我亲眼在保诚的合同里看到,公司保留要求客户到香港指定医院指定医生处确诊的权利,啥意思?大陆和香港的医疗诊断差异较大,有权让病人跑趟香港去检查 。
5.纠纷处理:不否认香港保险严进宽出纠纷少,但就好比我们买重疾险,整体发病率低但真发生在某个人身上对其就是100%。这真遇到纠纷了,在大陆还有通融赔付,大家都懂的,媒体的力量太可怕,黑的能说成白的,保险公司为了形象信誉,多少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情况,但香港保险没得商量,反复赴港,走仲裁,不服?请律师,律师费高的可怕。
6.赔付金领取:外汇管制,个人年限额5万美金,重疾险的保额妥妥的超过五万美金。超出部分怎么办,申报啊或者琢磨其他路子啊。家里真要有重疾理赔了,焦头烂额的,还要处理这些事有的烦的。还有兑换的汇率差损耗呢,交涉过程耗费的时间呢,这些都得好好想想算算。
以上说的主要是重疾险,理财型我还没研究到位,不敢瞎说。总结一下,香港保险很好,但不是谁都适合。个人认为,如果买的重疾险一年就几千块,不值得跑香港去买。但如果是大额的,倒是可以好好斟酌,这里补充个关键点,香港保险对于免体检免契调的保额比大陆高很多。
PS:写到凌晨三点也是醉了,发现自己认真起来不用睡觉了。额,呵呵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