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而孤独。你我何以自处。

恐惧
年少的时光总是热烈的,迫切希望投入人群,需要分享,需要被注意。入学之前寻找玩伴,入学之后寻找朋友,出了社会积累人脉。打着朋友的幌子结成各种社交圈,一旦脱离圈子就失去了自我。如果不属于任何圈子,就会被认为性情孤僻。
有人靠社交自我麻痹,每一个时间碎片都与人分享,不论自己是否真的快乐。有人频繁恋爱自我逃避,不论关系本身幸福还是伤害。还有人选择做一名巨婴,即使对和父母同居的生活充满了憎恶。
孤独是魔鬼,我们诚惶诚恐。

被迫接受
社交常常徒增空虚,真正能给与心灵慰藉的人少之又少,而那少之又少的个别人又有自己的生活。于是一个人吃饭,逛街,旅行,甚至去医院。内心无比期望老友相聚,新朋友出现,期望有一个人突然来到,从此一日两人三餐四季。
如果有人问他,你觉得孤独吗?他会故作镇定的说:“一个人挺好的啊。”
转头,一个人吃饭的时候会避开熟人;一个人逛街遇到同事会说朋友迟到还没来;一个人去医院也不会再发朋友圈自怜或感慨。他接受了孤独,也选择了承受。
孤独是生活给与的无奈,接受却不敢揭开。

享受
再好的朋友也无法对自己的生活感同身受,再好的恋人也会有秘密也需要自我空间。朋友会随着时光流逝,父母会离我们而去,爱人也可能反目,唯有自己是最长情的陪伴。
真心和朋友、爱人、亲人相处,但也并不会期望更多。因为他们只是漫长人生的点缀,唯自我才是人生的底色。
我喜欢自己,喜欢和自己相处,我是自己最好的朋友,最亲密的爱人。
如果有人问他,你觉得孤独吗?他会坦然的说:“失去自我才叫孤独。我一点也不孤独。”
孤独,是生活的本质,是馈赠。
你的孤独,属于哪一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