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条件的使用
与网页标签的不同是,网页判断使用的判断条件是v-if、v-else、else
小程序中使用的是wx:if、wx:elif、wx:else
使用代码
①当想通过wx:if来控制不止一个标签的显示与隐藏时,我们需要将被控制的标签用block标签包括起来,这样可以保证原来的层级关系,当然也可以一条一条添加判断条件,但是会显得很麻烦
block标签的使用
②还有一个隐藏的指令hidden,同v-show同理,是通过给标签添加display:none\block来控制显隐,值为布尔值------频繁切换时,建议使用 hidden
使用方式
2.遍历指令的使用
遍历数组的指令是wx:for,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a:默认每一项的变量名为item;
b:默认每一项的索引变量名为index;
c:想要修改默认变量名用wx:for-的形式,如:wx:for-item='e',wx:for-index='i';
更改变量没有改渲染
更改变量更改渲染
d:遍历的同时需要绑定key值,如果数组中有id,那么就绑定id值,如果没有就根据官方要求使用*this;
e:绑定key和修改默认变量名时不需要使用双花括号
修改和绑定的操作
3.rpx与px之间的换算------1rpx = 0.5px = 1物理像素
以iphone6为例,屏幕宽度为375px,共有 750个物理像素,则 750rpx = 375px= 750物理像素
那么就是说,如果在iphone6上,如果想要绘制宽100px,高20px的盒子,换算成rpx,宽高分别为200rpx,40rpx
4.全局配置文档
①设置头部导航栏
app.json/window中进行配置,以下是配置项:
backgroundColor 设置下拉刷新窗口的背景色
backgroundTextStyle 设置下拉loading的样式
navigationBarBackgroundColor设置导航栏背景色
navigationBarTitleText设置导航栏标题文字内容
navigationBarTextStyle设置导航栏标题颜色
enablePullDownRefresh 全局开启下拉刷新功能
onReachBottomDistance 设置上拉触底的距离, 默认距离为 50px,如果没有特殊需求,建议使用默认值即可
window配置
②tabBar的配置
页面切换(app.json)
tabBar配置实例
配置tabBar
tabBar 节点的配置项
list 节点的配置项
样式配置
③页面配置和局部配置的关系
app.json 中的 window 节点,可以全局配置小程序中每个页面的窗口表现;
如果某些小程序页面,想要拥有特殊的窗口表现,此时,“页面级别的 .json 配置文件”就可以实现这种需求;
(页面级别配置优先于全局配置生效)
5.数据请求
①出于安全性方面的考虑,小程序官方对数据接口的请求做出了如下两个限制:
只能请求 HTTPS 类型的接口
必须将接口的域名添加到信任列表中
②假设在自己的微信小程序中,希望请求 https://www.escook.cn/ 域名下的接口:
登录微信小程序管理后台 --> 开发 --> 开发设置 --> 服务器域名 --> 修改 request 合法域名
修改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a:域名只支持 https (request、uploadFile、downloadFile) 和 wss (connectSocket) 协议
b:域名不能使用 IP 地址或 localhost
c:域名必须经过 ICP 备案
d:服务器域名一个月内可申请5次修改
6.导航跳转
①声明式导航通过标签,编程式导航通过按钮
跳转到tabBar页面,跳转的方式必须为 switchTab;跳转到非tabBar页面,跳转的方式 必须为 navigate
声明式导航
编程式导航调用的是两个函数:switchTab(跳转到tabBar页面)和navigateTo(跳转到非tabBar页面)
编程式导航---按钮
②同理后退导航
声明式导航通过标签跳转,open-type 的值必须是 navigateBack,表示要进行后退导航,delta 的值必须是数字,表示要后退的层级
声明式导航
编程式导航通过wx.navigateBack(Object object) 方法,可以返回上一页面或多级页面,其中 Object 参数对象可选的属性列表:
编程式导航用到的函数
③传参
跳转页面传参只有跳转到非tabBar页面才可以传参
传参规则:
参数 与 路径 之间使用 ? 分隔
参数键 与 参数值 用 = 相连
不同参数 用 & 分隔
就是在路径后面使用?key=value&key=value
传参实操
7.有关请求
①GET/POST请求(在.js文件中操作)
调用微信小程序提供的 wx.request() 方法,可以发起 GET /POST数据请求
get请求
post请求
②有关下拉刷新的问题
在页面的json文件中声明enablePullDownRefresh:true---->在js监听下拉刷新事件(onPullDownRefresh)---->在刷新逻辑执行完毕或调用wx.stopPullDownRef函数来关闭加载动画(注意调用时机,如果是异步代码就在是在请求完成时,即在请求的complete函数中调用)
关闭加载动画
③上拉加载
只需要保证内容的高度足够高,然后监听上拉触底事件(在onReachBottom中写具体操作)即可
8.工具函数的封装和使用
工具函数的封装有内嵌式和外联式两种,内嵌式就是将工具函数直接封装在wxml文件中并且在wxml中使用,外联式则是在utils文件夹的文件中(这里并不做强制规定,只是一般工具性代码都写在utils文件中)
小程序中如果使用工具函数,则需要创建wxs标签,并且给标签添加module属性,这个属性的值代表的是标签的名字,在使用时要通过这个名字来调用封装好的方法
内嵌式
内嵌模式
外联式
ob
9.数据监听器------observers
监听多个数据就用逗号隔开,函数参数接收的值就是改变后的新值,这时候再通过setData使用新值对想要操作的值进行修改(这里的n1和n2、sum都是在data数据库中声明好的)
数据侦听器
10.小程序的生命周期
①应用的生命周期App()
app.js
②页面的生命周期------Page()
生命周期函数--监听页面加载 onLoad: function (options) { },
生命周期函数--监听页面初次渲染完成onReady: function () { },
生命周期函数--监听页面显示 onShow: function () { },
生命周期函数--监听页面隐藏onHide: function () { },
生命周期函数--监听页面卸载 onUnload: function () { }。
③组件的生命周期函数------Components()
组件
11.组件的引用
局部引用
就是在页面.json中配置引入组件,在页面.wxml使用组件,且只能在引用组件内使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