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结果制定思路
在制定关键结果时,要始终以目标为起点和核心。
制定关键结果时的思路建议:
一,按策略制定关键结果,按驱动因素进行分析
比如,商业逻辑:销售收入=流量×转化率×客单价按照这个商业逻辑;
二,按维度制定关键结果
按目标的衡量维度,去设计关键结果。可以用金字塔结构进行分析
比如,一款手机的产品设计,外观、处理速度等等都是不同维度。再比如公司中的研发、质量、安全、财务都是不同维度。
三,按任务制定关键结果
如果完成目标的实施路径非常清晰,可以按照任务完成时间(里程碑)制定关键结果。比如设计一款产品,会按设计开发的过程制定研制计划,其中就有重要的里程碑。
注意:
-
按策略制定KR,可以显示完成目标的关键要素;而按任务方法制定KR,仅关注任务完成时间。一般,我们建议采取按策略制定KR,可以让我们对目标的完成逻辑有更清晰的思考,目标完成过程中更有针对性。“想得清楚,执行得更好”。
-
对同一个目标,既可以按策略方法制定,也可按任务方法制定。
关键结果的类型
-
比率型KR,是用百分比的方式来度量KR。注意:要有清晰的计算公式,并且数据可以收集。注意对比参照对象
-
数量型KR,是用确定的数字来度量KR。
-
里程碑型KR,是指用完成时间来度量KR。
-
主观型KR,是用主观感受来度量KR。比如,产品培训时间减少。一般尽量不要使用主观型KR。对于很难用量化数据(很难收集数据,或需要花很大精力才能收集数据)才用主观型,但内部一定要对标准理解一致。
撰写关键结果

关键结果可以是下面两种情况:
1.关键结果=过程+结果
关键结果,是由任务/策略结合任务效果构成而构成的,并可以通过效果来验证任务/策略的有效性。例如“通过产品组合设计,实现收入×元”。
2.关键结果=结果
此时的关键结果类似于KPI。例如“实现月活量达到×人”。
好的关键结果标准
1.符合SMART原则,在关键结果中体现目标的SMART。对于KR最好有SMART检查。
2。基于价值,第一,我们需要的是基于结果的文化,而不是基于任务的文化;第二,任务仅仅是一些未经验证的假设。KR中的任务仅仅是一种逻辑假设,需要通过结果来进行验证。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将基于任务的KR转为基于价值的KR:通过(任务),我们可以从X(基础)达到Y(我们希望达到目标)。我们要始终提示自己,为什么要完成这个任务,任务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3.是关键的
这是必要的吗?这是重要的吗?这是需要付出更多的关注和精力的吗?
完成了这些关键结果,可以实现目标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没有信心的,请你重新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