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战斗、不屈不挠
美国最早是英国的殖民地,由于不满英国滥征苛捐杂税,还动用武力镇压提出抗议的民众,使得一贯崇尚自由、平等的美国人,深感不满。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大家一致推举华盛顿统率大陆部队,指挥最关键的立国之战——独立战争,华盛顿担任战时大陆军总司令,为美国《独立宣言》的签订树立了信心。
打仗对于当时的美国人来说是没有经验的,战况时好时坏,似乎是在碰运气。在布兰迪万河战役惨败后,1777年至1778年的冬天,大陆军在极大的战争损失和恶劣的生活环境下,面临着战况及士气最恶劣的时刻。
此时不仅军队内士气大跌、人心涣散,国内也产生了对华盛顿的各种质疑之声。华盛顿依然沉着冷静、坚定不移地指挥着军队,一方面,要求后方提供更多的补给,使大陆军能克服严寒的天气,恢复士气。另一方面,不论背景广招贤才,任用曾服役于普鲁士军参谋部的军官弗里德里希·冯·施托伊本来训练华盛顿的军队。这才使军队能够在战场上与英军一较高低。这是一种大将的气度和胸怀,在国家危难之时不计个人得失,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哪怕受到误解也不辩解,只为自己的理想积极进取,勇往直前。
还政与民
独立战争历时八年,终于在约克镇大捷中,华盛顿接过了英军康利华的投降宝剑,这场战役成了美国独立战争最后一场主要战役。1783年,《巴黎条约》签订,独立战争终于胜利了,英国正式承认了美国的独立。就在大家为战争的胜利,国家的独立欢呼雀跃时,华盛顿已经悄无声息地解散了军队,把手中的军权交还给了国会,自己卸甲归田,回到了弗农山庄与家人团聚。
这样的行为是让人难以想象的,深知权力诱惑的英国国王曾说,如果华盛顿真的归隐乡间,他将成为世上最伟大的人。华盛顿驱逐英国殖民者,缔造美利坚共和国,这些功绩足以让他为王称帝,但他在唾手可得的权力面前丝毫不动心,还政于民,归隐山间。这不仅避免了军事独裁者霸权干预国家,也为美国自由法制的社会作出贡献,为后世开了好头。他永远清楚自己所追求的理想信念,也永远铭记对美国的誓言。
他不因社会环境,境遇变化而迷失道路方向,也不因困难阻隔而放弃既定的目标。困难是每个时代、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不畏艰难、奋勇向前的精神是成功者所必备的,也是失败者所常常缺失的。华盛顿既不是军事天才,也不擅长打仗,他胜在坚持不懈,不忘初心,保持坚定的信念不动摇。无论人生的际遇带你走到哪个转角,走向哪条道路,记住自己本心,努力奋进。
功在千秋
“无规矩不成方圆”。6年后,华盛顿还政于民的美国是什么样子呢?松散的联邦制国家群龙无首,混乱不堪,不甘心失败的英国在一旁虎视眈眈。这样的国情是华盛顿所不忍目睹的,辛苦打下来的江山就要毁于一旦了,国家危亡之际,他决定重新出山,力挽狂澜。重建国家秩序,维护国家稳定迫在眉睫,华盛顿立即采取了措施——制定宪法。1787年,华盛顿坐镇费城,举行了制宪会议,协调各个州代表,制定并通过《联邦宪法》,之后一直用自己的威望积极推动宪法的良好执行。
面对国家存亡的危机,不问罪于他人,积极寻找出解决办法,贯彻推行制定的政策;在制宪会议中常常保持沉默,让各州代表们各抒己见,深入探讨;用具体的法规控制管理国家,不放任自流,凝聚人心团结美国各州。华盛顿再一次带领美国人民走出国家混乱的局面,在全美民众的呼吁中,在全体选举团无异议支持下,华盛顿当选美国第一任总统,四年后继任第二届总统。
华盛顿在任期中组建内阁,健全政府的各项职能,完善司法体系;外交事务中始终保持中立原则,在这一系列组合拳后,美国的联邦制共和政体才真正确立起来。然而,当时的美国人对外交策略上的中立,并不理解,产生了极大的不满情绪,甚至认为华盛顿年老昏庸,与英国签订的《杰伊条约》是丧权辱国的行为。华盛顿面对国内抗议者汹涌的指责没有退缩,不惜以自己的名誉与声望抵挡各方压力。避免国家陷入战争泥潭,保护了美国西部领土的完整。
两届总统任期一到,华盛顿又一次交出掌握民众和国家命运的权力,辞去总统职务再次回归田园。卸任时他发表了著名的《告别词》,呼吁全国要保持团结,遵守联邦法律,对外保持中立。这些谆谆忠告,美国人都已牢记于心,也都贯彻到日后政策的实施中。华盛顿团结了十三州的人民,避免国家卷入外界斗争,过度消耗力量,为年轻的美国保存了实力。
美国从独立之初的孱弱到后来的蓬勃发展,此后更是在短短两百年间超越各国成为世界霸主,这无不与华盛顿有着密切的联系,美国有华盛顿这样德才兼备的人做第一任总统是幸运的。华盛顿是美国开国元勋,美国人的国父,我们在吉尔伯特 • 斯图亚特描绘的图画上看到,他目光沉着冷静,神情坚定不移,身姿挺拔、气度非凡。华盛顿高瞻远瞩,胸怀鸿鹄之志;坚定信念,为实现理想持之以恒;面对怀疑不辩驳,关键时刻不气馁。如果今天的我们能够学习到华盛顿这些优异品质,练好硬本领,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提升格局,勇于担当大任,何谈不成功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