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js简介
1、DOM简介
W3C DOM 标准被分为 3 个不同的部分:
- 核心 DOM - 针对任何结构化文档的标准模型
- XML DOM - 针对 XML 文档的标准模型
- HTML DOM - 针对 HTML 文档的标准模型
HTML DOM的根节点是文档对象Document,该对象有一个documentElement属性的引用,表示文档根元素的Element对象。HTML根元素对象是<html>
2、获取文档中的指定元素
-
通过id获取
document.getElementById("userId");
-
通过name属性获取
document.getElementByName()[0]
3、JS的引入方式
-
内嵌式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此处为js代码 </script> 在老旧的浏览器中, type="text/javascript"必须编写
-
外链式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js路径"></script>
4、window常用方法介绍
-
open
open("https://www.baidu.com") 在当前窗口打开网页
open("https://www.baidu.com", "_blank") 新开窗口打开网页
open("https://www.baidu.com", "_blank", "height= 600px, width=400px") 指定窗口大小打开网页
-
resizeTo 将窗口变为指定大小
-
moveby() 相对于当前窗口移动一段距离
-
moveTo() 将屏幕左上角移动到指定x、y位置上。
-
setInterval(方法名,时间) 间隔一定时间后,执行某个方法
-
clearInterval() 根据任务id取消定时任务
-
setTimeout() 间隔一定时间,执行指定方法一次
使用任何window对象和方法都可以省略window不写。
5、注册事件的方式
- 直接在HTML中注册
- js对象中注册点击事件(注意: js代码需要在HTML元素初始化的下面进行注册)
二、HTTP概述
1、HTTP1.0和1.1
- HTTP1.0在与服务器交互中,需要建立连接、发送请求信息、回送响应信息、关闭连接四步。
缺陷是每次只能处理一个HTTP请求。如果页面需要请求的内容特别多,将严重影响性能。
- HTTP1.0改善了上述缺点。它支持持久连接,在建立完TCP连接后,可以进行多次请求,从而减少建立连接和关闭连接的耗时。
2、HTTP请求消息
-
请求行信息
位于请求信息的第一行。
GET /index.html HTTP/1.1
GET为请求方式 , index.html为请求资源地址,HTTP/1.1为通信版本
GET传输的数据量有限,做多不超过2K
在实际开发中,通常使用post请求进行开发,其优点如下
1、传输数据无大小限制
2、post传递的内容隐藏在请求体中,比GET更加安全
-
请求消息头
在HTTP请求中,请求行下面就是请求消息头信息,用于向服务端传递附加信息。
格式为: 头字段名称 :空格 值 例如: Host: localhost:8080
常用请求头字段:
1、Accept:用于声明浏览器可以能够处理的MIME类型。
Accept: text/html 用于声明客户端接收HTML文本。
Accept: image/* 接受image类型的所有子类型。
2、Accept-Encoding: 客户端能够解码的数据格式
3、Host:用于声明资源所在的主机名和端口号,默认端口号为80
4、If-Modified-Since:一个请求条件,只有服务端中文档的修改时间比这个时间新,才会返回文档内容。否则返回304,表示浏览器中的缓存文档是最新的。
5、Refere:追踪访问者是如何进入该网页的。
6、User-Agent:浏览器的相关信息。
3、HTTP响应消息
-
响应行信息
位于响应信息的第一行。
HTTP/1.1 200 OK
-
响应消息头
1、Location:通知客户端获取请求的新地址。
2、Server:指定服务器的软件名称。
3、Refresh:
a. Refresh:3 指定3s刷新页面
b. Refresh: 3;url=https://www.baidu.com 指定3s后跳转到百度页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