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夜小篱
01
在家收拾东西时,我发现了初中时候的笔记本。打开一看,是某学期语文的预习笔记,现代文做了字词积累、词义、作者介绍、课后思考题,文言文则先自己翻译了一遍,再按照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语法现象依次整理,将近30篇课文,一笔一画,工工整整,极为认真。
我一看扉页,居然还是寒假时做的预习。因为上面写着:“此乃吾于XXX年寒假结合工具书做的预习佳作,哈哈哈哈。”
那一瞬间,我受到了莫大的震撼。想到身边整天捧着手机、连上下楼梯眼睛都舍不得离开屏幕的堂弟妹们,我更是感慨万分。不知道当初自己是如何坐得住,一笔一画地写下这整整一本。也许是因为以前我没有智能手机,也没什么电视好看,农村更没啥好玩,所以学习倒成为一种消遣了吧。
我压抑住心里的波澜,继续在杂物堆里翻找,找到了更多初高中时代的笔记本,有数学的错题集,有对自己每次大考后的成绩总结、对自己各科短板的反思,还有对每天学习时间的规划......很多被遗忘的记忆,也随着笔记本的翻阅而渐渐清晰。
透过当年稚嫩的字迹,我仿佛看到当初的少女安静坐着专注学习的模样。
02
自上大学后,很多大人让我传授些学习经验给他们的孩子,我都说:“我也不知道,也就是平常那样子学啦!”或许一开始是谦虚和不好意思,后来是真的渐渐忘了当初是如何学习,还以为是自己聪明的缘故。
现在看来,那时的我专注认真,又有着一定的自制力和时间规划意识,成绩怎么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大一大二我都没有认真学习,到考试才临头抱佛脚。有个朋友忍不住说我:“小篱,你要多放点心思在学习上才行啊!这么懒,都不知道你怎么考上211的!”我立马反驳道:“我以前学习可认真了!”她不以为然:“我才不相信呢!”
现在可算有证据证明我当初学习多认真了,想想都觉得讽刺。因为要靠以前的证据证明我曾经也认真学习过,不正说明后来的我倒退得多厉害吗?
除了每次期末考前的一个月和备战考研的那几个月,我很少将心思贯注在学习上。就连考研,极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我觉得自己本科虚度了,怕很难找到工作,而不是我对自己的未来有多清晰的规划。
03
我一度为自己的不好好学习找借口,说不喜欢化学这个专业,想写文章,但一直犹犹豫豫在写作圈外观望,到大三下才下定决心注册了简书账号,写了三四个月的文后为了备战考研便暂停更文,信誓旦旦地说等考上研究生后一定每天都写。
结果毕业后到现在,几乎没动过笔。家教兼职的日子忙碌也就罢了,但最近十几天我赋闲在家,依然没动笔。刚开始的几天起床后还在规划上写下“写文500字”,到后来连规划都懒得写了。
懒也分层次,有的人懒是从内到外懒得彻底,懒就是他们追求的生活状态;有的人懒,但无法像前者一样懒得坦然,一懒,犯罪感便油然而生。
我便属于后者。因此犯罪感促使我偶尔背首古诗或坐下来花一两个小时画幅画,我就自我感动得不行,拍照发给朋友看,朋友夸道:“哇,好棒哦,你在家也这么用功啊!”于是更觉得自豪,生出一种仿佛自己真的很用功的错觉。
在大学里,别人学的是如何学习与成长,而我学的是如何演戏。
假装勤奋、假装用功,欺人不可笑,可笑的是也骗过了自己。如此下去,总有一天残酷的现实会撕掉我所有的伪装。就如同大三下时临近毕业,我终于从安逸的象牙塔生活中惊醒过来,对自己的未来慌不择路一样。
04
我是个不喜欢刷朋友圈的人。一方面,刷朋友圈浪费时间,另一方面,朋友圈总是令我焦虑:不少高中时成绩不如我的同学,在大学里混得风生水起,拿奖学金、到台湾交换、开教育机构、找工作时收到了好几个offer......每次看到他们光鲜靓丽的朋友圈,我心里说不出的羡慕与嫉妒。
我羡慕别人,因为我从未进步,甚至退步。
今天,我被过去的自己感动,实在是一件很丢脸的事。
很怀念当初那个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认真学习的我,因为这样的自己已消失很久。
所以今天,我想郑重地对过去的自己说一声“对不起”,对不起,我把那么勤奋那么自律那么有目标的你弄丢了;对不起,我变成了你最讨厌的样子。
时间是公平的,你把时间花费在哪里,就会收获什么。于是,从前那个认真学习的我,换来了一纸211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虚度大学一半时光的我,换来了我对毕业的焦虑与畏惧;大四上认真备考的我,换来了继续读研深造的喜讯。
把笔记本收好,时刻鞭策自己。我的过去造就我的现在,我的现在将造就我的将来。
那么,研究生的时光,我会换来什么?
从今天起,拭目以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