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文历史每天读书10分钟读书
《中国哲学简史》(16)“独尊儒术”和“道家的复兴”

《中国哲学简史》(16)“独尊儒术”和“道家的复兴”

作者: 小播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18-01-06 23:02 被阅读83次

前面讲到汉朝在政治体制上继承了秦朝,秦朝为了思想上的统一,在丞相李斯的建议下,采取了“焚书坑儒”的极端手段,将历代的经典著作和文献烧毁。到汉朝,虽然没有秦朝那么极端,但是在当时董仲舒的建议下,为了思想和意识形态的统一,也正式确立了儒家思想为国家的官方学说,《六经》在其占统治地位,而且儒家的地位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巩固。但是董仲舒的做法要比李斯柔和很多,也要积极很多,汉朝将儒家作为国家的官方学说,但是其他学说还是可以存在,并没有完全禁止,并且以儒家经典学说基础上增加了考试制度,为中国此后两千年的考试制度打下了基础,并人儒家思想代代相传。

那么儒家是如何在“百家”中取得胜利,占领中国古代的思想制高点的呢?这里有偶然也有必然。秦朝征服六国之后,靠的是法家的哲学思想治国。对内对外关系中都表现出法家的严酷思想。秦朝灭亡之后,人人都反对法家的严苛,认为秦朝统治者们完全不讲儒家的仁义道德。所有在汉朝改朝换代,取代秦朝之后,汉武帝就将法家当成了替罪羔羊。而在各家中,法家的思想和儒家和道家思想比较对立。所以,很自然在选择上有利于儒家和道家。但是,在道家思想中,认为好的政府应该少管闲事,所以当然统治者不喜欢这样的思想。儒家的社会、政治哲学是比较保守的,同时又在当时具有革命性,在本质上它是贵族政治,在当时孔子本书也是贵族出生,虽然后来流落民间,但是其思想本身来自于贵族思想。儒家思想认为有德有才的人应该就是社会位居高位的人,这是完全正确的。所以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汉朝选择儒家作为统计思想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背景下,汉朝的儒家思想在公元前1世纪左右又一次达到了登峰,与《六经》相对应,出现了《六纬》,是《六经》的补充,两者形成了儒家思想完整的体系。尤其在《六纬》中,将孔子更是神化了,说成是黑帝的儿子,还列举了很多出神入化的传奇事迹,显然都是汉朝人编撰的。把孔子说成了超人,有点类似基督教中耶稣的地位一样,甚至把儒家变成了宗教一般。但是不久以后,儒家中具有现实主义和理性主义的人,开始提出抗议,他们认为孔子并非神人或者超人,而是圣人。这一学派的儒家学者形成了古文学派,当时汉代的最大学者刘歆支持古人学派,而董仲舒为代表的是今文学派。这两个学派的争论,是中国学术史上最大的争议之一。从现在看这两派的来源很可能上溯到先秦儒家的两派,今文学派可能是先秦儒家理想派的继续,古文学派可能是先秦儒家现实派的继续。换句话说,今文学派出于孟子学派,古文学派出于荀子学派。

扬雄(公元前53—公元18),是古文学派成员,就是持有自然主义宇宙观的实例。他著的《太玄》在很大程度上充满了“反者道之动”的思想,这正是《老子》和《易经》的基本思想。而古文学派最大思想家无疑是王充(公元27年-公元100年),他以惊人的科学的怀疑精神,反对偶像崇拜,他主要的著作是《论衡》。在书中,王充反对甚至攻击阴阳家的学术,特别是天人感应的学说。

在王充去世后1个世纪左右,道家开始复兴之路,在公元3,4世纪,中国著名的学者一般都是道家思想家。而这些学者又常常是著名的佛教和尚的朋友,因为汉朝末年,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道教也在那个时候兴起。佛教是一个有组织的宗教,有自己的哲学体系,即佛学。道教虽然一贯反对佛教,但是道家却以佛教为盟友。

汉朝亡于公元220年,接着就是长期的分裂和混乱,直到公元589年的隋朝统一全国才宣告结束,这四个世纪,有两个特点,一个是频繁的战争和朝代的更替,有的统治南方,有的统治北方;另一个特征是几个游牧民族的兴起,有的用武力越过长城,定居华北,有的是和平移入的。这四个世纪被称为“南北朝”。在政治、社会方面,这是黑暗的几个世纪,有点类似工业476年结束罗马帝国后的欧洲黑暗的中世纪。在这段时间,在欧洲,基督教称为统治力量,在中国,佛教也迅速发展。虽然在政治、社会方面的黑暗的,但是这一期间中国的文化也是迅速发展。绘画、书法、诗歌、哲学在这个时期都是发展很好的。接下来的章节我们会陆续展开。

相关文章

  • 《中国哲学简史》(16)“独尊儒术”和“道家的复兴”

    前面讲到汉朝在政治体制上继承了秦朝,秦朝为了思想上的统一,在丞相李斯的建议下,采取了“焚书坑儒”的极端手段,将历代...

  • 用脑图来读《中国哲学简史》(6)

    第十六章、世界政治和世界哲学 第十七章、将汉帝国理论化的哲学家:董仲舒 第十八章、儒家的独尊和道家的复兴 《中国哲...

  • 《老子与道家》有感

    汉朝初年,老子哲学开启了黄金时代,到汉武帝宣布独尊儒术时,道家就离开了朝廷。道学在古代中国,政治上不如意,但是在艺...

  • 晚安

    看了会书,书中讲中国历来中央哲学的作用和演变,讲到汉朝时期的独尊儒术。操控思想真是个可怕的东西,不比战争来得...

  • #郭人郭语#之从老子的道家思想引申思考企业经营管理的三个关键点2

    今天略读《中国哲学简史》,老子作为道家的开山式人物,直到今天,他的很多经典思想依然值得称颂和学习。今天把他的道家思...

  • 儒术•孔子

    今日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何百家齐鸣,独尊儒术。而独尊儒术给社会与统治者带来了些什么? 独尊儒术 周朝末期,可分为南北...

  • 《中国哲学简史》-道家&新道家

    道家:杨朱、老子、庄子《世说新语》新道家:主理派(向秀、郭象)、主情派 隐者,“欲洁其身” 的个人主义者,某种意义...

  •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一)

    《中国哲学简史》全书共28章,涵盖了中国哲学的精神与背景。讲了先秦诸子,儒家、道家和佛家等哲学流派及其政治思想,中...

  • 《中国哲学简史》里的道家

    重新再看一遍,仿佛能明白点了。 儒家和道家是中国思想的两个主流。它们成为主流,是由长期演变而来;而在公元前 5 世...

  • 中国哲学简史

    今天听的是《中国哲学简史》上,介绍的都是中国古圣先贤的哲学思想。 首先是道家。道家是无为而治 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

网友评论

  • 述而不作:道教是一种宗教,道家是一种思想,不能混为一谈。

本文标题:《中国哲学简史》(16)“独尊儒术”和“道家的复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npu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