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线思维是我们最长见到和用到的,比如说安全是几乎所有工作的底线,没有安全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得不到保障,工作也就无法继续。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底线思维,有时候我在想,我以后教育孩子的底线在哪?怎么去界定?凭感觉吗?又觉得有点对孩子不负责任,所有一直在关注相关的知识。
昨天看到一篇文章,关于教育孩子时的底线。当孩子出现这其中行为时,就不能放任心软了。下面引用部分文章内容,分享给大家,共同学习。
孩子3-6岁是性格养成的关键期,这时候帮助他们养成好习惯是非常重要的,立下的规矩越早,孩子长大才越有本事。
李玫瑾教授就说:当孩子出现以下4种行为的时候,父母千万别惯着,该打就打,不然长大之后很难改正。
那么,到底是哪4种行为呢?
1、说谎
诚实守信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教育孩子的根本,但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孩子总喜欢说谎话,甚至都变成了一种习惯,比如当自己犯错时,孩子会说谎逃避责任。
当你刚发现孩子说谎的时候,家长需要正确的引导他们,如果屡教不改的话,可以考虑教训一下涨涨记性了。
2、用威胁达到目的
研究发现,如果孩子在2岁叛逆期时,家长没有正确的引导孩子控制情绪的话,他们到了3岁之后,会跟父母提出各种各样无理的需求,如果你不满足,就会演变成威胁。
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千万不能什么都答应孩子,适当的拒绝会让孩子更加听话。
面对这种情况,家长一定要有自己的立场,千万不能心软答应,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如果孩子一直哭闹的话,你就把他带到没人的地方,任由孩子哭闹,一直等到情绪稳定下来为止。
3、不尊重他人
家长要从小让孩子懂得,你只有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的道理,这样孩子步入社会后才会更受欢迎,人缘也会变得很好。
现在有很多的孩子有着不尊重长辈的习惯,平时不仅大喊大叫,甚至还会动手打妈妈,其根本原因就是你过度宠溺而造成的,面对这种情况,家长一定要及时纠正,不然未来吃亏的肯定是孩子。
4、没有规矩
无规矩不成方圆,家长要趁孩子6岁前就要养成遵守规矩的习惯,比如出门看到长辈要问好、别人帮助你要答谢、等等,只有让孩子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他们才能更好的成长。
在整个过程中,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完全取决你怎么教育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