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弘丹21天零基础写作训练营成长励志公众号【麦小丁】征集优质文章
谈话到关键时刻总是掉链子,不是情商不够,而是用错了方法

谈话到关键时刻总是掉链子,不是情商不够,而是用错了方法

作者: 舒筱米 | 来源:发表于2019-08-07 21:23 被阅读7次

最近,隔壁部门两个新进来的同事都工作满一年了,表现也都还不错,所以两个人打算去和部门领导谈谈加薪的事情。

小A进领导办公室,过了5分钟,耷拉着脸,灰溜溜的出来了。

小C进领导办公室,过了5分钟,嘴角上扬,面带喜色的走出了办公室。

同样的5分钟,为什么两者差别这么大呢?

小A和小C的业务能力是差不多的,进公司的时间也一样,但为什么同样申请加薪,前者却没有被领导批准呢?这个谜底我们接下来慢慢解答。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小A和小C碰到的事情,在我们生活中也经常会被碰到,除了谈合作谈项目,平时和领导谈加薪,和另一半谈生活中的事情,和孩子谈论学习等等,其实都是一种对话,而这种对话,我们常常称为——关键对话。但很多时候,在紧要关头,有些人就会出现“掉链子”的情况。那到底怎样才能不掉链子?怎样才能让对话顺利进行下去最终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呢?

在《关键对话》一书中,作者总结了关键对话常见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3个方法,实实在在的帮助你解决工作与生活中碰到的难点内容。

不少人也看过一些对话沟通类的书籍,那这本书到底有什么特点能让史蒂芬·柯维、樊登、采铜 联袂推荐呢?本书的作者并不是一个人,而是由4位业界大咖组成的作者团。本书作者团队曾出版过4本《纽约时报》畅销书,即《关键对话》《关键冲突》《关键影响力》《关键改变》。而书中所提到的方法,被《财富》500强企业中300多家采用,全美畅销300万册的记录更是让人对书中的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好奇,通过书,他们发现,原来对话技巧是可以简单就能学会的。


1

曾经有看过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两个人在沙漠中发现了一壶水,但这个壶里只剩半壶水了。其中一个人立刻非常生气:为什么只有半壶水!而另一个人却说:太好了,有这半壶水,我就能走出沙漠了。

同样的事情,同样的问题,因为不同的看法,最后的结果也不一样。很多时候,困扰我们的不是问题本身,而是我们的“内心”。

安布罗斯·比尔斯曾说过“怒不可遏时的话语是最令人后悔的表达”。

有一对夫妻,因为旅行的目的地不统一,两个人开始吵架,吵到最后,他们已经完全忘了自己原本是想要确定旅行的目的地。而因为吵架这个插曲,最终的旅行也就不了了之。是不是觉得这样做太不划算了呢?但很多时候,我们就是会像这对夫妻一样,生气过后,我们完全忘了自己原本想的事情。

解决这个对话的方法就是:从“心”出发,牢记自己的初心。


当双方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脑子里的第一反应就是搞定麻烦制造者,而从来没有想过,这样的争吵我能得到什么?就像上面那对争吵的夫妻,他们原本是想要讨论旅行目的地的,结果因为争吵,而失去了一次夫妻二人旅行的美好回忆,这样的结果,是不是得不偿失呢?

不仅是生活中,工作中我们更应该时刻记得从“心”出发。有一位设计公司的CEO,为了节省公司开支他出台了一系列节约开支的计划,但几个月过去了,公司依然保持原样。在召开高层会议的时候,CEO再次提及这项计划,却有一位高管在会上将公司开支异常的问题归结到了CEO的身上。这位高管指出,公司正在实行双面打印、放弃设备升级等缩减开支的措施,但新的办公楼装修光家具就采购了150万。高管话一出口,十几双眼睛就盯着CEO,场面陷入了紧张的氛围中。

关键时刻,到底是摆出CEO的架势将高管的话顶回去?还是转移话题,化身和事佬,告知对方“新的办公楼也是给大家共同使用,为了提升大家办公的环境质量......"?

这位CEO的解决方法是,牢牢记住此次开会的目的是要推行公司节约开支计划。因此,他既没有开骂也没有回避,首先表扬了高管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其次,他立刻让助理去查明款项是否属实,当得知金额没有错误后,他立刻承认了自己监管方面的缺失,也像公司其他高管致歉表态,并表示,新的办公楼并非为了自己享受而是为了研发部门有一个更好的环境。如此一来,紧张的对话氛围消失了,大家开始互相出主意,看怎样才能把这项节约计划进行下去。而当下属开始讨论的时候,这位CEO也就最终达到了他想要的目的。

当你面临类似问题,即将被愤怒的情绪包围的时候,不妨问自己这几个问题:

1,我希望为自己实现什么目标?

2,我希望为对方实现什么目标?

3,我希望为我们之间的关系实现什么目标?

4,要想实现这些目标我要怎么做

时刻牢记这几个问题,就会发现,当我们生气到要爆发的时候,突然问自己这几个问题,脑子会瞬间冷静下来,然后会从第三者的角度,来看看自己对于目前这件事情的反应是否过激了?夫妻吵架的时候这招也很好用,互相伤害啊,离婚啊这样的字眼,出现的概率也降低了很多。

2

当了解清楚自己的初心目的之后,我们是否就可以放心的开始滔滔不绝的说自己想说的话了呢?当然不是,即便我们愿意说,那也要有人愿意听不是?说到“愿意听”,这个时候,我们就不得不注意一下周围的气氛。

在关键对话过程中,我们的大脑需要保持“双核运作”,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保持着自己谈话内容不被情绪影响带跑偏,我们更要时刻注意谈话氛围。

同学小米是一家上市公司的市场总监,欧洲总部派人前往分公司视察,为此,小米和下属连续熬夜加班一周,紧赶慢赶将所有的计划书以及最新的市场方案和预算都准备妥当,就等总部视察。然而,在视察的当天,总部代表因为考虑到战略结构,表示对于分公司的运作等构架需要做调整,而小米花了大半天的时间,总算说服总部暂时不调整构架,保住了下属的饭碗,但也因时间不够,总部取消了视察。

当小米回到公司,其中一位下属当即义愤填膺的说小米为什么不告知大家总部视察取消?为什么让大家的努力打了水漂?

在对话其中一方开始被愤怒淹没,逐渐失去理智的时候,对话氛围就在慢慢的往不安全方向发展。如果在这样的氛围中继续对话,结果只能说是糟透了。

而小米的做法是,首先和下属诚恳道歉,说明是临时状况,导致总部没有来得及视察。其次,用对比说明的方式,说自己并非是忽视下属的工作,而是非常肯定下属的努力,最后与下属一同寻求共同目标,尽管总部这次因为想要讨论调整分公司框架结构而耽误了过来视察的行程,但过两天的进博会上,总部同样也会参加,到时候可以现场和总部的人汇报。这样一来,下属的抵触心理,就没有那么的厉害了。

通过道歉、对比说明以及寻求共同目标的方式,重新构建一个安全的对话氛围,从而达到一个有效的沟通。而如果对话过程中,对方由于情绪非常激动,完全听不进任何话语的时候,不如就暂停一下,给双方一个缓冲期,等双方情绪有所缓和,重新回归理智的时候,再开始有效对话。

3

有些对话,在还没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失败的结局,原因就是“先入为主”。

最近表姐在闹离婚,原本是小吵小闹,没几天就直接搬回娘家住了。闹离婚的原因,就是老公有了外遇,但姐夫却一直坚持自己是无辜的。结果搞了半天,还真的是一场乌龙,但夫妻间经过这样一闹,两人都是元气大伤。

事情起因是表姐在整理衣服的时候,发现了一张酒店开房记录的账单,而且酒店就在家附近,表姐当时就觉得姐夫一定是外面有人了。质问姐夫,姐夫一直说自己是无辜的,没做过什么对不起表姐的地方,表姐觉得他撒谎,两个人就彻底闹了起来。事后打电话到酒店查记录,才知道,那天姐夫的确开了房间,但是给醉酒的领导开的,为了让领导就近休息。

当一件事情刚刚发生的时候,我们第一时间不是找到事情的真正原因,而是拿着自己的部分信息开始猜测整件事情的经过,也因此很多误会就在我们自己的猜测中慢慢形成,等回头弄清楚了再看看自己做过的事情,会觉得那个时候的自己有点幼稚。

因此,凡事从实际出发,用事实来说话,远比自己胡思乱想要好得多

说回到一开始提到的小A和小C加薪的故事,小C也是用事实说话这一招,向领导提出了加薪的申请。他先总结了自己入职以来的工作表现,以及去年优秀的绩效考核。再提到了近期入职新员工的工资和自己相比差不多,而自己的工作量,却是新员工的三倍。因此,小C也就顺理成章的加了薪。

尽管这样的方法看上去很简单,因为我们就是在摆事实,所有的事情都是真实的,我们只是将经过说了出来而已,但这样的事实,却是让人更直观,在关键对话中,通过这样直观的感受,双方都不会神经紧绷,也因此,对话才会更容易进行下去。

《关键对话》这本书,还有一个副标题——如何高效能沟通。而整本书,就是在告诉我们,如何进行有效沟通。通过明确自己的初心目标、时刻注意谈话氛围以及用事实来说话这三种方式,我们就可以妥善处理对话,从而实现高效能沟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谈话到关键时刻总是掉链子,不是情商不够,而是用错了方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nzo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