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晚秋,21年前的我在这个季节来到了这个世界,是她——我一生都要报答的人给了我这个机会。
说起母亲,我有一种难以释怀的情怀。从小到大,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是关于她的记忆。我的母亲是一位很普通的妇女,但是我可以肯定她是这个世界上最爱我的人。
那岁月看过往,有你在真好
上小学时,每逢下雨,母亲不辞辛苦走着泥泞路来学校给我送伞,一把小伞撑起,为我遮了半边天,而她几乎湿透了整个身子。夏天天气热,蚊子多,母亲整夜地为我扇扇子、挠痒痒。严冬半夜发烧,母亲二话没说就背起我跑向大夫家。
回首过去,才发现母亲为我做的竟是如此之多。说起来,那个时候我似乎不是很爱自己的母亲,懵懂的年龄也许根本就没想过她为我做的这一切,只是理所应当的接受,甚至在自己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一昧的抱怨。
到了中学,为了给我提供更好的生活,我去县城上了寄宿学校,母亲也跟着到县城务工。母亲每周都会来学校看我,送衣服,送吃的,有时候就是想过来看看我,给我说上几句话。每次,母亲来看我,别的同学都心生羡慕,我却不以为意。那个时候,我正处于叛逆期,特别不懂事,总是一昧的要求母亲。
记得有一次生日,我让母亲给我买好蛋糕和吃的喝的送到学校门口,然后和室友一起庆祝生日,母亲那天准时的来了,面带着笑容递给我买好的东西,我接过东西就告诉她,你可以走了,母亲却高兴地离开了。我没有说让母亲过来一起庆祝的话语,我也没想过母亲工作了一天累不累,更没在乎母亲回去的路上是否安全。
然而母亲并不在意这些。原来,真正长大后才会明白所谓的母爱就是:只要孩子开心快乐,她也会跟着开心快乐。现在我明白了,母亲给予的爱,我这辈子是还不完的。
从前,我以为母亲很强大,可以为我遮风挡雨。如今,长大了觉得母亲是如此的瘦小。然而,瘦小的她却撑起了整个家。每次只要母亲在家就会觉得很温暖。那时,我才深刻懂得一句话:有妈在的地方才是家。
中国人在表达情感这方面是比较含蓄的,在农村长大的我在表达爱这方面是更加的害羞,除了在母亲生日、母亲节那天向母亲打个电话问候一下,其他平淡的日子里没常说过类似的话。
实际上,不是在特殊的日子给予问候就代表你是心怀感恩之人,这是需要一辈子去验证的,就像母亲用一生为孩子付出一样,在以后许多个平常日子里,我们应该时怀感恩之心,而不要等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时候。同样,不要把宽容和理解给了别人,把生气和埋怨留给默默付出的母亲。
母亲的过去是艰难困苦的。70年代出生的乡下女孩,又是家里的老大,母亲肩负重任。家境贫寒,小学六年级就辍学,只为让弟弟妹妹接受更高的教育,幼小的她既帮家里干着农活,又承担着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为给家里减轻负担,18岁刚刚成年的她就远离家乡去北京务工,做着保姆工作。当时月薪70元,母亲都寄回了家里。街上,她看到新鲜的水果,都没舍得买着吃。母亲很辛苦,也很懂事。
母亲嫁到父亲这边来时,那时,身为富农的爷爷这边家境还凑合,最起码不用担心吃不饱。可是,姥姥家境极为贫寒,母亲不得不走老远的路,翻越深沟,推着架子车去给姥姥家送粮食。有一次,身怀身孕的妈妈推着架子车在翻越深沟的时候不小心人倒车翻,母亲躺在地上老半天才恢复意识,不过,还好没有出什么大事情。
在那个还没解决温饱年代的人们,生活真的好辛苦。母亲每回忆这段往事都会落泪,那时,我深深地懂得母亲眼泪里的委屈和苦难,这也更加让我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学习,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随着时代的发展,日子好过些了,家里添了一辆自行车,母亲便依靠那辆旧式自行车奔波于工地和家之间,那个时候我不知道母亲在干着怎样的工作,只知道母亲是去挣钱了,母亲回来就可以有钱花,有钱去买零食吃。
直到我家建房子,我才明白什么是所谓的拎水泥、递砖块。我尝试过那样的重量和强度,但我实在难以想象母亲曾这样一天天坚持干着这样的工作,那是多么的劳累,多么辛苦。那一刻,我是如此的难过,我不知道自己在难过什么,我只觉得母亲为了我和哥哥真的太辛苦,同时也为自己的不懂的事而自责。
再后来,为了给我和哥哥更好的生活,母亲也曾去县城务工,几十里的路途,就依靠那辆自行车。早出晚归,一来一回要登三个多小时的自行车。我挚爱的母亲,她不知走了多少夜路,受了多少委屈,一切只有她自己默默地承受着。
宁愿自己吃不饱,穿不暖,也不能亏待了自己的儿女。这时母亲的信条,同时她也是这么做的。母亲啊,你把最好的都给了我们,却最不在乎自己。
那岁月看过往,有你在真好
现如今,你的女儿长大了,饱经风霜的你,却变老了。时间悄无声息,你的脸上渐渐多了些皱纹,头发间多了些白发。作为你最疼爱的女儿,我是多么的想让时光慢些走啊。
我挚爱的母亲,你辛苦了。在我成长的路上,感谢你的陪伴。我这一生最幸福的一件事:你是我的母亲。现在,你的女儿长大了,接下来的漫长岁月让我来陪你度过,我爱你,母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