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声处听惊雷

作者: 舒克_舒克_开飞机的舒克 | 来源:发表于2017-08-05 15:47 被阅读39次

村上春树先生写了一本书叫《我的职业是小说家》,阐述了自己对于小说家这个职业的一些认识。

首先,对于写小说这件事,村上彻底打破了世人对艺术家如何进行创作的臆想---没有风花雪月,没有随性而为,也不像林夕说的是上帝握着你的手在写作,好似灵感来了,自己也控制不了。

村上的写作方式,近乎车间流水线的工人工作一样,写长篇小说,每天规定自己写出十页稿纸,每页四百字,每天大概写上个五小时,如打考勤卡一样规律。对于他来说,每天写十页原稿,既没有希望也没有绝望,非常淡然。

村上春树的书桌

除了工作方式,村上还认为,写小说这份工作,是彻底的个人体力劳动。当你开始伏案写作的时候,就意味着开始一个人的长途跋涉,就像那款《风之旅人》的游戏,在无边无际的大漠里行进,去一座最高的山朝圣。

写作是一个人的朝圣

在这个过程中,你看见了哪些风景,没人分享;历经了哪些艰辛,没人安慰。这期间的一切,只能由作家一个人默默承担。需要的不仅是能力、耐力,还有持久力,想要成为职业作家,持久力是必不可少。今天灵感来了,写上几页,明天没有灵感了,就不写。

文坛偶有天才,但更多的是昙花一现的人物,想在写作这个擂台上坚持下去,一定不能缺乏持久力。

持久力的来源在哪里呢,在村上看来,非常简单,就是基础的体力。想要集中心力,搭建一个故事,需要非同寻常的体力,在年轻的时候还不算困难。随着中年的到来,体力逐渐衰弱,爆发力逐渐下降,持续力也逐渐减退。为了维持持久力,需要持续不断地作出人为的努力。

村上选择的办法是每天跑步或者游泳一个小时,并且一不小心,在接下来成为职业作家的三十年的时间里,一直把这个习惯坚持下来了,甚至还写了一本书,叫做《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当然,村上自己也承认,三十年可是漫长的岁月,要至死不渝地坚持一个习惯,还是需要相当努力的。那么他是怎么做到的呢?是因为他时时在告诫自己,跑步对于自己的人生来说,“是无论如何非做不可的事”。

村上认为跑步对于自己的人生来说,是无论如何非做不可的事情

所以,整个看下来,支撑村上一直站在职业作家擂台上的无非是两件事:一是三十年如一日地有规律地写作;二是坚持跑步锻炼身体,以获得职业作家需要的持久力。

方法是平淡无奇的,你可以套用在任何你认为的枯燥的职业上面---工程师、精算师、医生、研究人员等等,却没想到文艺创作也需要这么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如果不能随性而为,我们为什么要看小说、听音乐、欣赏绘画呢?我们要的就是现实生活中没有的自由和激情啊。

村上说,所谓创作,直观说,就是有一种自然的欲求和冲动,渴望将这种自由的心情、这份不受束缚的喜悦原汁原味地传达给众人,所以在写作的时候,“我是自由的”。这应该是每一个文艺创作者都有过的体会,不管他是用什么方式进行创作,严谨自律也好、率性而为也好,大抵是有表达的能力和冲动,才走上创作这条道路的。

但是真正成为职业作家,所谓职业,就是以此为生,一生的工作时间都进行文学创作,最后剩下来的少之又少,原因无他,就是缺少持久且自律的训练。

村上的这本书,充满着日本的“工匠精神”,不论什么事情,只要认准了要去做,就数十年如一日地埋头苦干,精益求精。几乎看不到情绪的波澜,千言万语皆化作行动。你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名满世界、诺贝尔文学奖的有力候选人在自述自己的职业生涯。

我们想看到的波澜壮阔没有,意气风发也没有,老成持重指点江山也没有,但是有两个地方,还是在这平静的表面下,让我们感受到了村上职业生涯的激动人心处。

第一件处是在村上四十几岁的时候,当时正值日本泡沫经济时代,钱多得到处都是,已经是知名作家的村上,在那样的环境中,想要过得比较舒适是非常容易的。然而,他却认为这对于年届四十的他来说这不是个好事,人心浮动、整个社会闹哄哄浮躁不安,开口句句不离钱,待在这种地方,会把自己宠坏。

于是决定开拓新的疆域,尝试新的可能性---来到美国,像新人一样,重新出道。把自己是“日本知名之家”的身份束之高阁,与美国作家站在一个擂台上,“去海外打拼一番”。

四十岁的村上春树决定去美国像新人一样重新出道

第二处,就是在全书结尾,村上总结了截至目前为止职业生涯取得的成就之后,认为自己仍然是一个发展中的作家,还有无限的发展余地。至于这个余地在哪里?

他说:“首先,我在日本构筑起了作家的立足点,然后把目光转向海外,扩大了读者层面。今后我大概会走进自己的内心世界,在那里展开更深远的探索。那里对我来说将成为新的未知的大地,恐怕也将是最后的疆域。”(毕竟已年过六十,所以是最后的疆域啊)

“能否顺利开拓这片疆域?我心里也没底。然后又要重复前言了:能把某个目标当作旗号高高举起,总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不问年龄几何,不问身在何地。”

村上上述一番话,是一个埋头苦干的工匠难得地表露自己的豪情壮志。说这句话的时候,村上已经年过六十,屹立文坛三十余年不倒,用“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形容实在是逼格不够,谨以我最喜欢的科幻片《星际穿越》的结尾表达无上的崇敬。

谨以《星际穿越》结尾表达对村上先生无上的崇敬

She’s out there, setting up camp,alone, in a strangegalaxy. Maybe right now she’s settling in for the long nap, by the light of ournew sun, in our new home.

相关文章

  • 魅力

    于无声处听惊雷 于有声处立安身

  • 于无声处听惊雷

    最近的一些感悟,与大家共勉。 破风营的小问在众筹去敦煌,很多站友点赞支持。娜娜作为记者,开始了对区块链大咖的采访。...

  • 于无声处听惊雷

    兰大 一个草甸以及小禿山环绕的地方 刚来时六月中 马鞭草环绕着图书馆和二食堂 兰大的中间地带美如画 公众号一时都...

  • 于无声处听惊雷

    最近在看鲁迅的书.终于明白为什么鲁迅厉害.因为他能洞见真实、揭开真实、阐述真实、最后还能让你接受他所描述的...

  • 于无声处听惊雷

    “生能量”与“死能量”。两者于混沌之中诞生,在动静之间彼此交错又相互转化。 想象你是一个能量体,作为能量体,你的任...

  • 于无声处听惊雷

    《红海行动》主要讲述了索马里海域外,中国商船遭遇劫持,船员全数沦为阶下囚。蛟龙突击队沉着应对,潜入商船进行突袭,...

  • 于无声处听惊雷

    天净沙·秋思 元代: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的...

  • 于无声处听惊雷

    几年后重看《被解救的姜戈》这部影片,仍然感到深深的震撼,而且对于舒尔茨医生有了新的认识。 医生首先是一个拯救者。他...

  • 于无声处听惊雷

    活到这个年纪,好像明白了自己的想法是要隐藏的。但是仍然在纠结要不要隐藏?快意恩仇,从小心向往之。但近来总是担心,自...

  • 于无声处听惊雷

    只有一句话 羡慕别人不如自己努力成为让别人羡慕的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于无声处听惊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otw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