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遇到过很多让人觉得不爽的事情,其中不乏跟安全相关。
一、扶梯前停留
这是很常见的现象,电梯走到头之后,待在那里不动地方,或者走的特别慢。人少的时候,可以错开,没什么问题。如果是人流高峰期,人不断涌过来,空间不够,很容易绊倒别人或者被人推。发生摩擦、口角事小,摔倒、绊倒,甚至严重到踩踏事件,就不堪设想了。
建议:不论上下扶梯,当走到头的时候,请先快走两步,让出通道。
二、地铁紧贴门口驻留
在北京,上下班高峰期,排很长的队,开门后一拥而上,不知道您体验过没。尽管这样,依然有很多人,进门之后,站在门口附近,就是不向里面走。然而在门口并不是快要下车,一直守着门口做什么呢?下车的人,还要绕着走才行。
或者动作特别慢,后面的人想走走不动。你不急,不抢座位,很好,值得表扬。可是这也少想了一步,后面的人没有行走空间,会增加推挡的几率,容易引起不必要的冲突。
建议:进门之后,把主要通道区域让开;人多的时候,脚步加快一些,节约大家时间。
三、拥挤在地铁口(下地铁)
和上面的类似,下车之后,直接站在门口,后面的人没法走。
建议:照顾一下后面的人,别挡通道。
四、逆行
为了安全,排起长队
图上这个场面应该有不少人也经历过,这么拥挤也会有逆行。我猜想,是没有发现出口的通道,跟着人流方向出站,导致逆行。真的不方便,这样逆行回去,想想就头疼。
建议:看标志指引,或咨询服务人员,走正确的路。
五、公交车霸门
高峰期,来一个车大家蜂拥而上,最后免不了会有拽着把手,想上车的人。司机喊多次,关不上门,等下辆吧,也不放弃。嘴里还会喊“里面还空往里走走”,这是礼貌的。更有甚者是这样“我上不去,大家都别走。”
图片摘自中新网,如有侵权,马上删除
也跟人讨论过,说里面还空,还有地方就是没人走。我的理解是,大家都不熟悉,如果没人推挤,都会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里面的人不可能像门口一样,挤的贴贴实实。而且,在外面只是看到了人的上半身,地上的包、箱子,也会占用地盘,不明情况的时候,还是别有被迫害心理,以为故意不让自己上去。
建议:等车的滋味不好受,但能上就上,不能就下趟,别再霸门了。车上的人,尽量向里走一下,给大家都节约点时间。
多一些真诚,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常识,多一些礼让。
生活更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