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考之前一个月,我有过一次虔诚的自我对话,浅析了我热衷公考的诸多理由,也算是为考前的自己做足心理上的自我鼓舞。
今年,是毕业以来的第三次参加省考。所有的感觉还是一样,考前信心满满,总喜欢给自己来一句鼓励的话“相信自己,我一定可以”。考中面对强大的题量和阅读量,为了保证有机会做每一道题。从踏进考场那一刻,我都保持着高度的警觉,精力百分之百的集中,不敢有丝毫分神,哪怕是喝一口水的时间。
当时间集结在一个固定的领域,两个小时让人感觉很短暂。无论我在怎么拼命,还是依然无法将所有的题答完,只能过能看好的运气是否会降临在我的头上。
带着遗憾的心情走出考场,哀叹一声“这次酱油又打定了”,宽广的操场上,考友们的议论纷纷,各自说着自己的答案。而我甚至没有勇气参合他们的谈论,所以只能站在旁边默默听着。
原来公考做不完题是一个常态现象,很多人反应皆是如此。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成败的关键就应该是作答的准确的率了,我的准确率又能达到的多少呢?
我知道公考是不会公布官方答案的,不过很多培训机会通常都会在考后一天给出他们的参考答案,虽然不是百分之百准确,但是十有八九就是真正正确的答案。
我是一个不怎么有耐心的人,公考改卷时长差不多要一个月,等待是一种煎熬,所以我还是和以往一样,迫不及待的“对答案”,想看看自己到底答对的有多少。
不对不知道,一对吓一跳。以新西南培训机构公布的答案,我的正确率低得可怜,百分之五十一,超乎了我的意料。
心理的落差不言而喻,这是我公考以来感觉比较良好的一次,怎么结果依然难么差强人意,难道我天生注定吃不了“行政饭”?天生注定端不上公务员的“铁饭碗”?或者天生没那个命?
压郁不住的失落写在了脸上,从公考年龄上看,我仅剩下五年的时间,我还有得起多少个“没关系,明年再来”?所以,无论爱人怎么安慰我,我心里还是觉得那种失落一直在我的心理不断蔓延。今年的成绩或许比往年更加狼狈,我如何面对那些对我寄予期望的人?
我决定将复杂的心思和失落的情绪搁浅在记忆的沙滩里,把时间和精力总在总结和反思上,挖掘我在公考道路上屡战屡败的原因。
首先:你觉得自己真的努力了吗?
我可以回答自己,我努力了,但是不系统。一个女人成了家有了孩子,每天都有很多事要做,有很多心要操,我无法让自己的能按照计划进行系统的复习,白天上班,回家还要做家务,我学习的时间基本都是零碎的。所以别人看我努力,其实缺乏实效。
其实:在你真正学习的时候,你真的做到心无旁骛了吗?
答案是否定的,我没有做到心无旁骛,在家里看书学习我甚至是听着音乐,如果在上班时候学习,我也会时不时拿出手机看看,也不知道自己看手机的意义。
第三:对于公考,你有几分热度,努力和渴望是否成正比。
公务员是我的梦想,是我父母的对我的期望,热忱度可达到百分之百。而说到努力,我的努力大多都是低质量的。我对自己没有严格的要求,复习有些随心所欲,不全面也不系统。
现在你知道自己为什么会逢考必败了吗?
一、努力不到位,下的功夫不够深,任何成功都是不是白来的,没有谁是天生的“考神”,也没有谁天生就是运气的“宠儿”,那些考高分的出类拔萃者,其实都是他们努力的成果,他们付出了很多不为人知的汗水。
二、努力存在走形式,没有全身心投入。给自己和别人制造努力的假象,用在外行动告诉所有人“我,是有理想有抱负的”,但实质上那些所谓的努力都只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形式主意罢了,走马观花,赶速度,不做笔记,不总结,不反思,永远都是原地踏步。
三、行动落后宣言。公考的口号我从大学就吹得很响亮,可至今我依然在岸下,原因就是行动落后于宣言。对公考没有合理的规划,复习凌乱拖拉,甚至很多时候都是临时抱佛脚,所以不失败才怪。
一个人究竟要有多努力,才能让理想开花结果?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
所以,文友们,请给我提供几个增强个人自律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以助我早些上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