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禄坊光禄吟台

作者: L乚桃花盛开的春天 | 来源:发表于2021-04-23 17:33 被阅读0次

    宋熙宁元年,光禄卿程师孟任福州郡守,修城池,浚河渠,治桥梁,兴教育……功绩斐然,为民造福,公暇之余常到法祥院游览,喜登一方岩石上吟诗,寺僧特为此请他题刻光禄吟台,四字于石北,光禄吟台便因此而得名,吟台外南侧的坊巷也被人称作光禄坊。

    还有一种说法是:仓前后巷都护庙中所祀的宋代少保,金紫光禄大夫方寊,《榕城考古略》中予以澄清:俗谓光禄坊之名本此,非也!宋朝末年寺废,法祥院渐入民居,元,明以后光禄吟台多成为官宦名士的宅第。到了道光二十年(1840年),光禄吟台归盐道叶敬昌所有,道光三十年(1850年),林则徐受叶敬昌之邀,来到吟台作客,并放鹤于此。后人在林公放鹤处的岩石上刻下鹤蹬两字,咸丰二年(1852年),曾翻译小仲马作品《茶花女》的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文学家林纾的父亲林国铨在玉尺山典得房屋居住,林纾在玉尺山房内度过童年。同治年间,玉尺山房成为员外李作梅宅院,李宗言,李宗袆兄弟与同光派闽派著名代表人物陈衍,郑孝胥及林纾等人交往甚密,经常在光禄吟台聚会作诗,并在此成立了诗社——福州支社。

    光绪七年(1881年),著名学者郭柏苍入住玉尺山房,他在光禄吟台内潜心营造,留下:漾月池,柳湄小榭,蕉雨室,偃月寮,沁泉山馆等众多景观。宣统初年(1909年)光禄吟台被官府没收。光绪九年(1883年)状元王仁堪在光禄吟台上留下摩崖石刻,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陈宝琛的夫人,王仁堪的姐姐王寿眉在玉尺山房创办第一所女子教育机构——女子师范传习所,王眉寿任监督,民国二年,冰心曾在福建女子师范预科学习,民国期间,玉尺山房曾为福建盐运使衡署。解放后,光禄吟台成为省级机关的所在地。

    目前,光禄吟台内仍保留有漾月池,池上的古桥,法祥院石盆,宋代至民国的多段摩崖题刻等古迹,该地于1961年被福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三坊七巷内一处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重要文物景点。

光禄吟台

相关文章

  • 光禄坊光禄吟台

    宋熙宁元年,光禄卿程师孟任福州郡守,修城池,浚河渠,治桥梁,兴教育……功绩斐然,为民造福,公暇之余常到法祥院游...

  • 跑过历史画轴(十)

    光禄坊:福州兴盛了千百年的文脉就起源于此 我们来到了与吉庇巷相对的光禄坊,据说坊内有处刻有“光禄吟台”的摩崖石刻。...

  • 跑过历史画轴(十一)

    南后街:三坊七巷中轴线好似福州人民挺立的脊梁 从“光禄吟台”出来,我们一行人又跑回到三坊七巷的中轴线南后街上。沿街...

  • 中大夫、太史丞——那些《三国》中的官职

    中大夫 官名。秦光禄勋属官有中大夫,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名光禄大夫,掌论议。 东汉于光禄大夫外,另置太中大...

  • 游福州“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地处福州市中心,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概称。“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

  • 《汉书》研读196:楚元王传(四)

    楚元王传(四) 听说萧望之自杀后,汉元帝很悔恨,就提拔周堪担任光禄勋,周堪的弟子张猛担任光禄大夫...

  • 鼎日有肉松的首创者——林鼎鼎

    林鼎鼎原名林振光,闽候上街人,生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自幼父母双亡。十几岁便在光禄坊举人刘步溪府上当家厨...

  • 《资治通鉴》312:要主动,只要还有一口气在,你手中就还有牌

    学习内容: 【原文】 丁酉,以梁王肜为太宰,左光禄大夫何劭为司徒,右光禄大夫刘寔为司空。 太子遹之废也,将立淮南王...

  • 冬日,骑行光禄古镇

    天空,深深的瓦蓝 断茎的枯草,笔直插向天空 麻雀迎风晃荡,抖落 几片羽毛,缓缓坠入沟壑 时光,再慢些吧 两位离群的...

  • 塔巷10号——福州电灯公司旧址

    清代宣统二年(1910年) ,家住福州三坊七巷光禄坊的刘家兄弟:刘崇伟,刘崇伦用8000块银元承接耀华电灯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光禄坊光禄吟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plcr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