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庆小长假和老公、孩子和婆婆一起出行,闲聊的时候婆婆问起,“你们大学同班的女同学,现在大部分都过的怎么样啊?”
“怎么样?哪方面?”
“就是工作啊什么的。”
“我们班的感情比较淡,平时保持联系的也不多,也都差不多就剩朋友圈互相点赞的交情了。平时偶尔聚聚会,也都很少聊工作了,都是生活啊什么的……”
“哦对对对,你们这个年龄的女人啊~我懂我懂,也不谈事业啊什么的了,就聊些谁家孩子最近拿奖了啊,谁家婆媳关系不太好啊,谁家老公更能赚钱啊之类的了吧,我接触的你们这个年龄的女人啊,能做到办公室主任那都是不错的了。真的真的,她们平时聊天也就聊这些。哈哈哈哈。”
“……呵呵,差不多。”
然后这个话题就结束了。
七天长假快结束了,我时不时还是想起这句话“你们这个年龄的女人啊~”,话说到底重点是我是这个年龄,还是我是女人?
30+的女人的标签,再加上个“已婚”,每每被提起,似乎都有一种“大家都懂的”默契,心照不宣,自带“光环”。似乎这一人群的定义就在于:
- 着装不修边幅,生活不讲质量,活在一杯奶茶的小确幸和美颜相机的滤镜里;
- 朋友圈里晒娃,周末时间遛娃,工作日晚上“鸡”娃;老公基本是个隐士高人般的存在;
- 工作处于职场天花板,但自己觉得自己还挺重要,属于公司里便宜又好用的固定劳动力;
- 家长里短、柴米油盐差不多就是全部话题,不管在微信还是现实的聊天八卦中。
听起来好像挺丧的,看起来貌似不招人待见。
不过,其实我想说的是,我们这个年龄的女人啊~就是这样,就在这特定的人生的一个阶段,生活的状态就是这样,怎么着了?
着装不够精致了,那是因为从打扮一个人变成了忙活一家人,一家老小哪个衣服冷了暖了不需要操心?想精致也要有这个时间和精力。以前出门想的是:口红带没带?耳环配不配?现在呢?娃的衣服水杯加纸巾,哪样没带,那都是当妈的不尽职。不用美颜相机不用滤镜,真要面对自己来不及上妆或者已经被娃蹭花的脸?那不是和自己过不去呢吧?有时间化妆谁还不是个仙女呢?
朋友圈里晒娃,那都是平时花了时间、投了精力,陪读、陪练、陪跑的成果啊。没有激励和肯定,自己全凭意志能坚持的下去?那钢铁般的意志啊,真不是一般人学的来的。我们干个工作还讲究KPI和阶段性验收考核呢,养娃这么大个工程,不弄点成果展,激励下自己,那怎么能坚持的下去。再说,你真希望自家大男人,天天朋友圈里晒孩子?反正我是看不下去。
职场这条路,大家都知道是个金字塔,越往上爬,人烟越稀少。20+的时候,我们也拼搏过,我们也奋斗过,我们也坚持过,那现在不是转战另一“战场”了嘛。而且客观来讲,从20岁一直拼到60岁退休,不是适合每个人,总有人在爬金字塔爬到半途的时候会发现,原来在这个高度,我还可以做很多其他事情,也有很多其他的风景可看,还可以给自家另一个在爬金字塔的人送饭。
家长里短,本就是生活的重头戏,不是么?没人愿意被柴米油盐缠身,被家长里短牵绊,可后院起火的,又有几个前院还保得住?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如果说男人是把难念的经闷在了心里,自己慢慢去念,或者去忘,那女人则是把难念的经放在了和闺蜜好友的微信群和咖啡桌上,掰开来和大家一起取取经,或者去解。方式不同而已,无所谓哪一种更高尚,哪一种就更世俗。
其实,对于自暴自弃于“已婚中年妇女”这个人设标签里的做法,我也是不赞同的。但真的要爬的出这个人设泥潭,我也觉得没那么容易,不是一句话一个决心就能解决的,可能难度系数不亚于爬上那个金字塔的顶端吧。
因为,你看,连走过了这个年龄的女人,都这么不屑“你们这个年龄的女人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