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这本《骆驼祥子》。
这本书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这本书讲述的是民国时期一个洋车夫祥子的悲惨故事。
祥子的一生可谓一波三折,被大兵拉去征兵,丢过车,又和一个自己不爱的老婆生活在一起,一生处于悲惨的情境之下,最后因为小福子的死而彻底丧失了自己的体面与尊严,像行尸走肉般活着。
祥子的最终下场除了源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也源于他性格的多变化。
一开始的他,固执,执拗,老实,踏实,爱干净,但也不合群,格格不入,似乎与融入不到世界中,他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双手,不断地拉车,不断地挣钱,买上新车,过上自由,体面,富足想生活。
但,他不懂得变通,也不懂得拒绝,更不懂得该向谁靠拢,该向谁送人情,因此,他是挣扎的,是迷茫的。
遇上虎妞,是他的幸运,也是他的错,虎妞爱他,他不爱虎妞,这种爱是强制的,是牢笼式的,是封锁式的,两个社会阶层完全不对等,性格而又相差巨大的人走到了一起,是一个悲剧。
虎妞死后,他仿佛到了释放,脱离了那个囚牢式的家庭,也遇见了刘四爷,他认为这是一种报复,对他们一家的报复,看到自己的报复得到了实现,他满心欢喜,于是开始放下先前的体面,面子,开始吃喝玩乐,也开始慢慢地嫖,赌,吹,懒。
重新遇上曹先生,他那心中又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急切地渴望找到小福子,渴望与她共同生活,渴望拯救她,但得知她的死讯,心中最后的那一道防线被完全击垮,心中的一块坚石被粉碎成末。
最后沦为了钱的奴隶,为了钱他可以坑蒙拐骗,也可以出卖,疾病使他放弃了拉车,于是他成天东家干一点活,西家干一点活地活着。
祥子的命运很像活着的主人公福贵,但是福贵在经历苦难悲惨之后还是选择坚强地活下去,而祥子则是彻底沦为了行尸走肉,在这世间的角落里苟延残喘。
这本书有什么样的道理或启示?
这本书告诉了我关于婚姻还是要讲究门当户对,最起码要做到经济基础充足,没有强大的经济条件做基础的婚姻永远不能长久。
人要学会合作,不能一个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世上永远不可能有靠着自己一个人成功的事情,运气也不会眷顾到这些人的身上。
一定要学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本书适合什么样的人读?
除了儿童时期,各个年龄段的人们基本上均可阅读。
《不成问题的问题》讲述的则是在一个农场,一个叫丁务源的农场主任如何将农场一步步治理成濒临破产的边缘。
这篇小说有什么启示?
人性是多变的,就像自古忠孝两难全,在做到通于人情世故和认真工作方面必须选择其中一个,作为发展的根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