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设计模式--装饰者模式思考

设计模式--装饰者模式思考

作者: 此博废弃_更新在个人博客 | 来源:发表于2018-03-10 09:07 被阅读102次

装饰者模式实际上是一直提倡的组合代替继承的实践方式,个人认为要理解装饰者模式首先需要理解为什么需要组合代替继承,继承又是为什么让人深恶痛绝.

为什么建议使用组合代替继承?

面向对象的特性有继承与封装,但两者却又有一点矛盾,继承意味子类依赖了父类中的实现,一旦父类中改变实现则会对子类造成影响,这是打破了封装性的一种表现.
而组合就是巧用封装性来实现继承功能的代码复用.
举一个Effective Java中的案例,当前需求是为HashSet提供一个计数,要求统计它创建以来曾经添加了多少个元素,那么可以写出下面的代码.

public class InstrumentedHashSet <E> extends HashSet<E> {

  private int addCount = 0;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add(E e) {
    this.addCount++;
    return super.add(e);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addAll(Collection<? extends E> c) {
    this.addCount += c.size();
    return super.addAll(c);
  }
  public int getAddCount() {
    return this.addCount;
  }
}

下面测试代码会抛出异常,正确结果是6,是不是匪夷所思,这种匪夷所思需要你去看HashSet的具体实现,其addAll实际上是调用了add方法.

  InstrumentedHashSet<String> hashSet = new InstrumentedHashSet<>();
    hashSet.addAll(Arrays.asList("张三", "李四", "王二"));
    Assert.assertEquals(hashSet.getAddCount(), 3);

这个案例说明了继承导致子类变得很脆弱,其不知道父类的细节,但是却实实在在的依赖了父类的实现.出现了问题也很难找出bug.
那么换成组合模式,让InstrumentedHashSet持有HashSet的私有实例,add以及addAll方法由HashSet的私有实例代理执行.这就是组合所带来的优势,充分利用其它类的特点,降低耦合度,我只需要你已完成的功能,相比继承而并不受到你内部实现的制约.

public class InstrumentedHashSet <E>{

  private int addCount = 0;

  private HashSet<E> hashSet = new HashSet<>();

  public boolean add(E e) {
    this.addCount++;
    return hashSet.add(e);
  }

  public boolean addAll(Collection<? extends E> c) {
    this.addCount += c.size();
    return hashSet.addAll(c);
  }

  public int getAddCount() {
    return this.addCount;
  }
}

装饰者模式

装饰者模式定义为:动态的给一对象添加一些额外的职责,对该对象进行功能性的增强.(只是增强,并没有改变使用原对象的意图)
装饰器模式类图:

image
以上是标准的装饰器模式,其中AbstractDecorator为一个装饰器模板,目的是为了提高代码复用,简化具体装饰器子类的实现成本,当然不需要的话也是可以省略的,其最主要的功能是持有了ComponentInterface这个被装饰者对象,然后子类可以利用类似AOP环绕通知形式来在被装饰类执行sayHello()前后执行自己的逻辑.这是装饰者模式的本质.

比如ContreteDecoratorA增强了sayHello()

public class ContreteDecoratorA extends AbstractDecorator {

  public ContreteDecoratorA(ComponentInterface componentInterface) {
    super(componentInterface);
  }

  @Override
  public void sayHello() {
    System.out.println("A start");
    super.sayHello();
    System.out.println("A end");
  }
}

具体使用方式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inal ContreteDecoratorA decoratorA = new ContreteDecoratorA(new ComponentInterfaceImpl());
    decoratorA.sayHello();
  }

输出

A start
hello world
A end

其中默认实现ComponentInterfaceImpl的sayHello()功能被装饰后增强.

Java I/O与装饰者

字节流

Java I/O框架就是一个很好的装饰者模式的实例.如下InputStream关系图

image
其中FileInputStream,ObjectInputStream等直接实现类提供了最基本字节流读取功能.
FilterInputStream作为装饰者,其内部引用了另一个InputStream(实际被装饰的对象),然后以AOP环绕通知的形式来进行功能增强,笔者认为这里应该把该类定义为abstract更为合适.其承担的角色只是代码复用,帮助具体的装饰者类更加容易的实现功能增强.
image
具体的装饰者BufferedInputStream为其他字节流提供了缓冲输入的支持.DataInputStream则提供了直接解析Java原始数据流的功能.

由于装饰者模式的存在,原本一个字节一个字节读的FileInputStream只需要嵌套一层BufferedInputStream即可支持缓冲输入,

    BufferedInputStream br = new BufferedInputStream(new FileInputStream(new File("path")));

字符流

相比较字节流,字符流这边的关系则有点混乱,主要集中在BufferedReaderFilterReader,其两个角色都是装饰者,而FilterReader是更加基本的装饰者其相对于字节流中的FilterInputStream已经升级为abstract了,目的就是便于具体装饰者实现类更加容易的编写.那么为什么BufferedReader不继承FilterReader呢?这个问题暂时不知道答案,有兴趣的可以关注下知乎,等大牛回答.
为什么BufferedReader 不是 FilterReader的子类,而直接是Reader的子类?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设计模式并不是套用模板,其最主要的是思想,对于装饰者模式最重要的是利用组合代替了继承,原有逻辑交给内部引用的类来实现,而自己只做增强功能,只要符合这一思想都可以称之为装饰者模式.


image

Mybatis与装饰者

Mybatis中有不少利用到装饰者模式,比如二级缓存Cache,另外其Executor也正在朝着装饰者模式改变.这里以Cache接口为主,类图如下:

image
从类图来看和装饰者模式似乎无半毛钱关系,实际上其省略了AbstractDecorator这一公共的装饰者基类.那么要实现装饰者其实现类中必须有一个Cache的被装饰对象,以LruCache为例.
public class LruCache implements Cache {

  private final Cache delegate;
  private Map<Object, Object> keyMap;
  private Object eldestKey;
  
  @Override
  public String getId() {
    return delegate.getId();
  }
  ....
}

其内部拥有Cache delegate这一被装饰者,也就是无论什么Cache,只要套上了LruCache那么就有了LRU这一特性.
org.apache.ibatis.mapping.CacheBuilder#setStandardDecorators构造时则根据配置参数来决定增强哪些功能,下面代码则很好的体现了装饰者模式的优势,还望好好体会.

  private Cache setStandardDecorators(Cache cache) {
    try {
      MetaObject metaCache = SystemMetaObject.forObject(cache);
      if (size != null && metaCache.hasSetter("size")) {
        metaCache.setValue("size", size);
      }
      if (clearInterval != null) {
        cache = new ScheduledCache(cache);
        ((ScheduledCache) cache).setClearInterval(clearInterval);
      }
      if (readWrite) {
        cache = new SerializedCache(cache);
      }
      cache = new LoggingCache(cache);
      cache = new SynchronizedCache(cache);
      if (blocking) {
        cache = new BlockingCache(cache);
      }
      return cache;
    } catch (Exception e) {
      throw new CacheException("Error building standard cache decorators.  Cause: " + e, e);
    }
  }

总结

装饰者模式实际上是继承的一种另类替代方式,以持有同类对象来达到继承的目的,同时由于多态的存在,使其比继承更加灵活多变.
对象包裹代理的过程可以理解为递归调用,其增强行为则类似AOP的环绕通知,理解了这些装饰者模式就很容易掌握了.

相关文章

  • 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 单例模式、装饰者模式、

  • 设计模式--装饰者模式思考

    装饰者模式实际上是一直提倡的组合代替继承的实践方式,个人认为要理解装饰者模式首先需要理解为什么需要组合代替继承,继...

  • 设计模式笔记汇总

    目录 设计原则 “依赖倒置”原则 未完待续... 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策略模式 设计模式——装饰者模式 设计模式...

  • java IO 的知识总结

    装饰者模式 因为java的IO是基于装饰者模式设计的,所以要了解掌握IO 必须要先清楚什么事装饰者模式(装饰者模式...

  • 设计模式

    常用的设计模式有,单例设计模式、观察者设计模式、工厂设计模式、装饰设计模式、代理设计模式,模板设计模式等等。 单例...

  • JavaScript 设计模式核⼼原理与应⽤实践 之 结构型设计

    JavaScript 设计模式核⼼原理与应⽤实践 之 结构型设计模式 装饰器模式,又名装饰者模式。它的定义是“在不...

  • 8种设计模式:

    主要介绍 单例设计模式,代理设计模式,观察者设计模式,模板模式(Template), 适配器模式,装饰模式(Dec...

  • 设计模式思考之装饰者模式

    装饰者模式的定义 装饰者模式动态地将责任附加到对象上,若要扩展功能,装饰者提供了比继承更有弹性的替代方案。 可以这...

  • 装饰者模式

    JavaScript 设计模式 张容铭第十二章 房子装修--装饰者模式 (102页) 装饰者模式(Decorato...

  • Summary of February 2017

    READING Head First 设计模式:完成50%。内容:观察者模式、装饰者模式、工厂模式、单件模式、命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设计模式--装饰者模式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psv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