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1939年的小说,年代久远却经久不衰。作者阿加莎著作无数,是历史上最畅销的作家,作品都是侦探类型,虽然我孤陋寡闻也是刚刚了解到这个名字,但是早在很小的时候,我其实就听老爸提到过她的作品《东方快车谋杀案》、《尼罗河谋杀案》,当然提到的是根据她的作品改编的电影,可能对那种年代久远的电影拍摄风格没什么好感,所以这两部电影至今没看过。这次读的《无人生还》其实也是无意翻到的,以为是哪个新近的畅销作者写的畅销小说,一查才知已经畅销了几十年,真是惭愧。
对于偏好悬疑类电影的笔者来说,看过各类经典悬疑电影之后再读本书,觉得剧情其实也就是一般水准。书的引子是一首儿歌,写的十个小兵依次死去,死法各异。进入正文开始分别交代了八个主人公分别收到了一封来信,每个人的内容各不相同,但都投其所好足够有吸引力让大家动身到某个小岛去度过一段时间。来到岛上之后由管家夫妇负责接待,然而岛主一直没有出现,而且管家的意思是也暂时不会出现。大家按照岛主交代给管家的时间按部就班的开始了一个莫名有些尴尬的聚会,大家互不认识,彼此尬聊。后来一段唱片的播放打破了尴尬又不失礼貌的这场聚会,唱片里分别指责了每个人的恶行以及需要为他人死亡而负责。从此开始十个人按照儿歌中提到的死法依次死亡。过程中大家彼此猜忌,夹杂着每个人对自己身上的血债的回忆片段,但是没人逃得出这场安排好的屠戮。小说最后是这场屠戮的设计者也是岛上十个人之一的法官揭开了故事的真相,一切都是法官早就设计好的,过程中还找到了已经精神崩溃的医生配合自己假死,最后等所有人按预先设计的剧情依次死亡,他了断了自己。
剧情还是有些缺陷的,比如真相的揭露就是简单交代没有详细过程,不过也符合文中的设定就是法官是觉得案子不会被破觉得有必要扔个漂流瓶显摆一下自己。不过作者文字功底真的深,让人仿佛就在现场,会被吓到,而且过程中一直在把犯罪嫌疑人目标引向某人,不过比较尴尬的是,一旦引向这个人,他就是下一个死者了。
前阵子重看了一遍《电锯惊魂》全集,感觉内核还是有点像的。都是对犯了罪状却逃过惩罚的人的重新审判,跟电锯最经典的第一部一样,操控者都是在现场藏着,偷偷注视着一切。我觉得难保电锯不是受本书的启发。考虑到书的写作时间,确实还是很伟大的一部小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