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俨然已经成为时下一股潮流,市面上越来越多的关于读书学习的书籍和文章可以供我们学习参考,同样的越来越多的普通人选择通过读书来获取所需的知识和提高自身的修养。
看到草根人群分享的书单、阅读计划、阅读方法和阅读分享,这些最能激起自己内心深处不甘平庸、不愿承认落后的朴素想法,因为他们是最真实的的人群,也是和自己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的同类人群。
于是呢,我似乎找到了认真读书的动力,一本接一本的阅读,心里默默地记着已经读过的数量和大概的文字总数,也许当阅读量到了可以拿出来炫耀的时候,我会在微博、朋友圈做个有模有样的分享,谈一下读书和人生的关系等等。
在这样的一种心态和读书状态之下,我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感到自己陷入了不能自拔的泥沼之中。当前的读书,没有给我带来丝毫的快乐体验,我也没有感受到想象中的成长和提升,只是觉得自己越来越焦虑,越来越麻木不仁,和那些同仁们比起来真是自愧不如了。
放慢自己前进的脚步,静下心来仔细地反思和总结自己读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实存在着许多固化的问题。
1 读书一味追求速度
读书的方式追求速度,读书的目的竟然也是想着快速读完。今天我用两个小时读完了彭小六的《洋葱阅读法》,非常快的速度对吧?这次阅读体验给了我最大的讽刺,也是促使我静下心来反思自己问题的导火索。
《洋葱阅读法》是一本有关阅读方法的畅销书,经常在众多的阅读书单中看到它的身影。而这本书讲阅读方法,非常详细的提到了快速阅读、主题阅读、深度阅读以及如何知识变现等内容,也给大家讲解了掌握概念、体系、框架的重要性。然而我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完全没有学习这些阅读方法的想法,我的快速阅读也是没有章法的快速阅读。
我历来都是以这种状态读书,这种读书方式的收获在宝贵的时间面前必然是得不偿失的,我想在这么下去根本没有读书的必要了。
2 读书避繁就简
繁指的是繁杂,简就是通俗易懂。当我们还沉浸在一年读完100本、200本书的低级狂欢的时候,谁又能冷静下来分享自己真实收获和产出呢?先不说我对当前图书市场上繁和简的判断是否准确,我个人判定知悉和读过的各类畅销书都是简的范畴。
第一,这类书同质化现象严重,商业气息浓厚,读十本书可能跟读一本的收获差不多。第二,这类书往往传达的是一些我们不熟悉的信息,穿上了美丽花哨的衣裳之后,摇身一变成了高大上的知识。
信息机械式的堆砌永远成不了知识。
不要再拿所谓的阅读偏好来当前借口,读书不想动脑子才是真相。真相大白之后,懒惰真的是无处不在啊。人都是有惰性的,这次我把惰性带到了读书上来。
3 把读书当做逃避现实的手段
也是在近一段时期,我又总结了自己读书的一个特点。就是在工作越忙、时间越是紧张的时候,我就有模有样的开始读书之旅。就好像自己是一个一直沉迷于读书不能自拔的知识分子一样,凡事都要给读书让步。即使面临着再重大的任务,再繁忙的工作,我也会在这个时候找本书来读一读。这样就给自己工作干不好找了正当的理由和借口,显然读书让我拉来当作逃避现实的背锅侠了。
我这是在和自己斗智斗勇吗?我可真的要把自己给斗哭了。
读书在别人那里都是美的体验,为什么到我这变得如此鸡肋了呢?
读书的初衷错了,后面的每一步都是错的。如果这三个问题得不到解决,我确实没有读书的必要了,还是做个文盲蠢死算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