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毁掉一个人,拼民爱他就够了

毁掉一个人,拼民爱他就够了

作者: 给生活加颜色 | 来源:发表于2018-07-21 21:06 被阅读0次

最近,朱雨辰和妈妈在一档综艺节目中展现出的亲子关系引发热议。

本该是最亲密的关系,但因为缺乏界限的关爱与控制,反而成了父母和孩子双方的折磨。

-01-

提起朱雨辰,许多人可能并无印象。最近,39岁未婚的他,因为和妈妈上了综艺《我家那小子》彻底“火了一把”。

朱雨辰的生活处处透着精致,邀请朋友来家里,随手就是一桌菜,颇有大厨风范。

观众们惊叹于朱雨辰的厨艺时,朱妈妈直接戳破幻想:“都是半成品!”

她在儿子的冰箱里,塞满了只需稍稍加工的食物:蔬菜、焯好的排骨、切好的肉丝,且都按照一顿饭所需的分量放好。

多年前接受采访时,朱雨辰提到,妈妈的无微不至,已经让他不敢反抗。

儿子外出拍戏,她盯着各种投票榜为儿子投票;把儿子的每条微博都抄在本子上……

她的确是为儿子付出了一切心血,可当节目播出后,朱妈妈的教育方式遭受了质疑。

但生活中和她一样,拥有类似育儿观的父母其实不在少数。

说到底,朱雨辰妈妈不过是许多中国家长的一个缩影。

-02-

《请回答1988》中曾有一句十分动人的台词:“因为上帝无法无处不在,所以创造了妈妈。”

现实是,有太多的父母时时刻刻都在插手孩子的人生,恨不得把孩子的一切都攥在手中。

小时候的各种早教班,兴趣班,奥赛班;成年后选什么专业,交什么朋友,干什么工作……

小到吃什么水果,大到和什么样的人结婚,一切都要在家长的掌控之中。

中国版天台告白,用尽全身力气拒绝苹果和鸡蛋的男孩

父母挥舞着“经验之谈”的大棒,为孩子铺好一条通往指定方向的道路。

看似是让他们避开“歧途”,却也剥夺了子女独立思考和自主选择的能力。

斯坦福大学新生主任、教育专家Julie Lythcott-Haims在《怎样养育一个成人》中提到,她在担任斯坦福大学新生主任时,发现有越来越多成绩和理论学习无可挑剔的新生,生活自理能力很差。

父母对孩子抱有过高期望,在生活上包揽一切。

孩子们一旦脱离父母的庇护和指引走进社会,就变成一个没有思想和独立生活能力的巨婴,甚至步入“啃老”大军。

BBC访问了2000名1946年前后出生的人,探究他们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健康状况。

结果发现:父母过度的关心与控制会影响孩子的独立性和自我身份认同。

另一项研究表明,在父母控制欲强,孩子成长过程中约有7%到10%产生过自杀的念头。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一书中写到:“我们在母爱中间发现自恋的因素,因为她一直把孩子视为自身的一部分,所以母亲对孩子的爱和痴迷可能是对自恋的一种满足。”

对父母来说,施加于子女身上的极度控制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再延伸。

更可怕的是,父母价值的实现往往是以抹杀子女自身价值的实现为代价。

近期被称为“台湾版《黑镜》”的网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引起了许多人关注。

在前两集《妈妈的遥控器》中,离异的妈妈奋力争夺回儿子小伟的抚养权让人感动。

原以为是一个母子二人相依为命的感人故事,随着剧情的展开,奇怪的事情接连发生。

小伟发现每天起床,日期都显示星期三,上学路上会撞到同一个人,学校发生的每一件事情,老师同学说的每一句话也都和昨天分毫不差。

在接连三天的重复生活之后他终于明白:妈妈手中的遥控器能控制他的人生不断倒带,让他一次次修正今天犯下的错误,直到妈妈满意为止。

小伟稍有忤逆,妈妈就会让他倒带重来整理好情绪;

考试成绩差,倒带重来再做一遍试卷;

补习班跟不上,倒带重来学第一天内容;

遇上喜欢的女孩,倒带重来两人变陌生人;

割腕自杀,倒带重来直到他不想死为止。

小伟在一次次倒带重来中成为了妈妈希望他成为的样子:一个衣着光鲜的成功人士,一个言听计从的妈宝男,一个被妈妈遥控器支配的傀儡。

直到再一次听到初恋的消息,小伟决心反抗。

他偷走了保险柜里的遥控器,以为终于能掌控人生了,妈妈却在身后大喊:“你以为遥控器只有一个吗?”

这样依托于科幻外壳的骇人故事在现实中当然不会发生。

可惜,恨不得孩子的人生能够倒带重来、完美无瑕的父母大有人在。

-03-

然而有时候,“关怀”越多,悲剧越多。

对孩子、对父母,都是如此。

几年前,江苏省无锡市某人民法院的离婚案件数据表明,有70%的离婚案件是由父母的过度干涉导致的。

父母和子女本该是彼此最亲密的人,越界的亲密,只会会导致整个家庭的崩溃。

没有界限感、控制欲太强的父母对子女是种灾难,对他们自身又何尝不是一种折磨。

朱雨辰的妈妈多年来为儿子所做的一切都身体力行地证明了她的话:“我是用整个生命对待我的儿子”、“我完全没有自我”。

让人唏嘘又惶恐的同时也让人反思,“一切为了孩子”到底经不经得起推敲。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有言“父母对孩子的最不好的影响,莫过于让孩子觉得他们的父母没有好好过日子。”

为子女包办一切唯独没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看似忘我的奉献,却因为爱之无度成了重重缚在孩子身心上的枷锁。

南京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黄菡明确表示反对“一切为了孩子”。

“我理解的养育孩子最重要的两点:一是,维护健康亲密的夫妻关系;

二是,让自身努力成为你希望孩子成为的那种人,不是让孩子努力。

保持良好的夫妻关系,让孩子看到,在工作之外,你还能处理好你和配偶的关系,并且是带着爱的感觉的。

他们的父母有自己的日子,任何一方都有独特的价值,都有努力追求的东西。

如果父母一切为了孩子,那么他们自己在哪里,如果父母可以没有的话,那孩子会觉得他也可以没有。”

保持界限感,是让双方都远离“折磨”的“秘密武器”。

前几天一则新闻上了热搜,上海师范大学的一个女孩子为攻读博士和不理解她的男友分手。

不少人觉得,女孩子还是应该早点谈婚论嫁,为了读博分手实在不值得;还有人说,不知道她家长有多苦恼。

女生的妈妈却力挺女儿,面对网友们的嘲讽,妈妈云淡风轻:”有魅力的女人,永远不愁嫁“。

这就是为人父母该有的界限感:子女不是父母的傀儡,他们有选择的权利,父母能陪伴、指导,决不应该伙同别人一起“绑架”孩子。

缺乏界限感的家庭就像一片沼泽,时间长了,就有“窒息”的危险。

亲密也留有空隙,才是健康的家庭关系该有的样子。

相关文章

  • 毁掉一个人,拼民爱他就够了

    最近,朱雨辰和妈妈在一档综艺节目中展现出的亲子关系引发热议。 本该是最亲密的关系,但因为缺乏界限的关爱与控制,反而...

  • 手机

    手机 在中国—— 想毁掉一个孩子 给他一部手机就够了 想要毁掉一个家庭 也需要一部手机就够了 (关注微信公众号:欧...

  • 2018-12-17

    毁掉一个人,不需要打败他,只需要让他待在舒适圈就够了 写下这行字的时候,我正一个人坐在办公室,晚上七点十分,早已下...

  • 爱够了,就够了

    我认识一个人,姑且称他为小梁,他跟她女朋友在一起六年了,马上就要经历“七年之痒”了。但每当我笑着追问他们之间的关系...

  • 贴标签可以毁掉一个孩子

    毁掉一个孩子,贴个标签就够了。 生活中贴标签真是太常见了。例如:性格内向、玻璃心、ta很调皮、小气、爱撒谎、笨、懒...

  • 毁掉一个人,让他赚快钱就够了!

    2002年一个圣诞节的早上,平常不怎么买彩票的美国人惠特克,吃完早餐,心血来潮的去彩票店买了100美元强力球彩票,...

  • 爱一个人, 原是爱到七分就够了, 还有三分要留着爱自己。 爱太满了, 对他而言不是幸福, 而是负担。 世上的道理,...

  • 《毁掉一个人,“忽视”就够了》

    网络中四 2018.6.9 持续分享第331天 曾奇峰老师说:“往往我们说的死亡,并不是指自己肉体的、生命的消失,...

  • 爱不能太满

    爱一个人,原是爱到七分就够了,(本章节源自:www.yyun.net)还有三分是爱自己。爱太满了,对他而言不是幸福...

  • 爱就够了

    流泪 是我在远方想你的时刻 于是苍白的情话,矫情的措辞 跃然纸上 我称之为诗 诗中 未提你来时的脚步 和离去的背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毁掉一个人,拼民爱他就够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qdk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