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在二线城市实现的可能性

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在二线城市实现的可能性

作者: 83208177b5e7 | 来源:发表于2019-09-30 12:05 被阅读0次
摄于南京西路

前言

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作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一个有效手段,上海作为继杭州、南京多杆合一的第三个城市,吸取了前面两个城市以及国外城市整治过程中好的经验,目前作为其他城市管理者学习的榜样;

在做二线城市设计中,合杆往往被要求去实现,这也是设计师的自我要求,有了上海这种超大城市的设计经验,到二线城市设计的时候,总想着一步到位,架空线入地、合杆、综合管道实现百分百的落地实验,关于设计能不能一步到位的问题,我从政策上、制度上、资金上以及城市自身发展条件上整理了一下。

摄于新华路

*政策上的支持*

上海有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手段,架空线入地这个话题一样断断续续的经历了十几年,而每一次大的行动都配合着大的社会活动进行的,世博会后到2018年基本处于停滞状态,18年启动源于17年两会期间,总书记对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的“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的工作指示,17年底李强书记批示,18年初市委办公厅发布了三年行动计划,以及18年4月的2018年12号文件,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工作才真正意义上的推进。

*制度上的保障*

电力或信息传输线缆,又涉及到电力、电信、移动、联通、东方有线、铁通、电通、信通、电车、公安、交警、部队等20家权属单位,国情决定了推进难度巨大,上海建立联席办公会议,成立市指挥部和各区指挥部,以及现场办公会议,长效推进。

*资金上的保证*

架空线入地每公里电力、信息每公里5000万以上,合杆整治每公里800—1000万,上海政府资金与权属单位2:1的资金比例,18年的100多公里,也是相当大一笔资金,二线城市城市建设的承受力如何,整治的力度值得去实地考察。

*城市自身发展条件*

作为一个合格的设计师,做设计总想着一定要在施工中实现先进城市的先进经验;但是实地考察调研中,一步到位,同时时间上要求以年100公里的速度的话实现值50%,时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基本条件;相对于其他城市,上海已经进入到第二轮发展,信息和智能化时代的发展,迫使城市管理“必须”对地下信息管线进行整理,而二线城市是一个“需要”整理的阶段,设计师不能忽视城市发展的真实历程。

题外话——设计师的自身定位

    做设计已经不把自己的想法放在很前面的位置,出发点是城市更新以及整治改造为片区生活的人群带来了什么;因为一个项目困扰我很久,最近找到了与自己和解的方式,这里涉及到一个“最优解”的概念,就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不一定是最先进的,应该是相对于执行者和当前的现实状况条件基础上做出的方案;对二线城市原有资源的有益利用就是对当地最好的设计。

#从如何把设计做好,到如何把我的设计说通,成了目前我的最优生存状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在二线城市实现的可能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rbc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