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前天起,“河南”“郑州”“暴雨”这些字眼时不时飘入我的视线范围之内,连平时主晒自家生活细节的新浪博友景明姐也一反常态,在朋友圈连续分享了几篇今日头条的相关文章。
直觉告诉我,这次是真的不同寻常。平时基本不看电视新闻的我,前晚主动下载了央视直播软件,从焦点访谈一路追到东方时空,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和数字。
那句“(河南巩义市)二十分钟内河水涨了一米五”严重刺激到我,怎么会这样?之前几周,其他省市也有龙卷风,冰雹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前几天,我们小城居民也接到了本省雷电暴雨预警信息。可是,为什么是河南由暴雨变成了一场无法防控的灾难?
尤其是气象部门解说暴雨形成的一个原因与太平洋正在酝酿生成的烟花和查帕卡台风有关。我是越看越困惑:这相隔几千里,台风尚未登陆,沿海诸多城市,包括我们小城都没感觉到,而处于中原腹地的郑州怎么就能深受其害?
我这追根究底的职业病又再次发作,索性去知乎和各个百科里去翻找,同时不放过头条和公众号里的相关文章。对那些似懂非懂的气象和地理术语生吞活剥着去理解,好不容易琢磨透烟花台风在19日和20日对水汽的控制力尚弱,刚好气流与气压的特殊状态在黄淮平原可以畅通无阻地“运输”这些致雨的水汽。
估计这几天我自学钻研的地理学,气象学知识超出我前几十年的知识框架,甚至化学,军事学和历史学都有所涉猎,大脑的疑问实在太多,时不时就被刷新一下认知。“牧野”“博浪沙”“修武”隔三差五就让我回溯到数千年前的远古时代,“金角银边草肚皮”让我重新认识了河南的特殊地形和地貌。有的网友脑洞特大,甚至将前段时间云南曾集体出走的大象与河南的“豫”联系到一起。
我和景明姐一样,心中在时时牵挂住在郑州和洛阳的花花和秋爽姐两位博友,挂念她们的安危,又不敢给她俩发消息,心知此刻她俩的手机电量贵如油。直到在博客和微信朋友圈相继看到她俩平安的消息,心才踏实。
对,博友间有一种牵挂就是“你若更新,我便安好”。是的,尽管我们没在现实中谋面,但她俩给过我精神上诸多帮助和支持,这几年交流颇多,让我早已视她俩为我的知己与姐妹。遇到这场性命攸关的特大灾害,我怎能无动于衷?
好家伙,就这几天由对河南特大暴雨的关注,让我成长太快,学着接受新观念,刷新固有认知,学会独立思考,不在海量信息中迷失自己,一向理性冷静的我突然在朋友圈真情流露,我把这些都视为成长。
烟花台风即将登陆,还有新生成的第八号台风,我要继续关注,好好研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