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马米线
“回马米线”是我给它取的名字。它是在老家回马镇上的一家早餐店的早点,这家早餐店主营汤面和汤米线,因为味道好,所以每天早上客似云来,生意火爆。
老板是位60岁上下的中老年男人,他也是做早餐的师傅,他的媳妇和爸妈就帮着上餐或收、洗碗筷。他们在这镇上已经营30多年之久,因为小时候到镇上赶场时就看到他们在卖早餐了。
妹妹在回马镇中学上学,这家店隔她们学校也不远,也是她从家到学校的必经之路。妹妹说她有时去上学时,就会在那家店门口下车,然后进去吃一碗米线,再走路去学校。
我记得我零四年从外面打工回家,遇到逢场天,也会跟妈妈一起去镇上吃早餐。也许是没在回马上学的原因,小时候有没有吃过这家的米线就不记得了 。
舅舅家也在镇上,经营一家烟酒店,主要经营当地酒厂的某得酒。第一次去那家吃早餐时,表哥也在那里,他先吃完给我们母女俩买了单。好多年没见表哥,他怎么长成“土肥圆”了,以前那个如白面书生的干净小伙哪去了,还好,嫂子是镇上数一数二的美女,还比他小十来岁,他也算艳福不浅。
回马米线其实是肥肠米线,里面有用他们自调配方的大料熬了五个小时以上的肥肠,熬得软而不烂,吃起来肥而不腻,还有脆豌豆和打底青菜或豆芽。
早餐店前的两口大铁锅冒着热气,老板站在铁锅面前,两手不停地忙碌着,来吃早餐的大多数都是周边的邻居们,就算是我们农村来赶场的,他都能认个脸熟,有很多客人的饮食习惯他也熟知,比如某某不吃香菜,某某不吃辣椒,某某又要多加香菜或多加辣椒等等。不用客人说,他端到客人面前的米线,刚好正符合客人的口味。
因此,老板稍闲下来时,就坐在一旁与熟客聊天,时常有一搭没一搭的,有时是拉家常,有时是镇上的热点话题。
这么多年了,每次回老家都要到镇上吃碗米线。老公也被我们同化了,后来想不到他比我们还喜欢去那家早餐店,边吃早餐,边听店里客人同老板聊天,他喜欢听我们那的方言,他觉得那种调调很好听,有时学上一两句,回来说给我听,经常把我逗乐。
这次回家来打算去那家店吃早餐,早晨5点就出发,3个小时车程,到镇上刚好去吃回马米线。谁知路过舅舅家,把车停在他们家(镇上不好停车)准备去吃早餐时,舅妈说就在他们家吃,他们已做好了,晓得我们要回来,早餐就做得多。得了,得等到第二天早晨再去吃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