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路行之
在微不足道的尘世里,追寻微幸福并不难。

尘世里尽是微不足道,尽是无足轻重,却拖累着我们女性的心灵。
著名主持人杨澜在《幸福要回答》一书里提到,即便工作再忙日程再紧,永远不会舍弃每年两次的家庭旅行。旅行、读书、知人,成为她丰富人生经验的三种方式。
说到旅行,小时候我便有一人浪迹天涯的愿望。长大了,浪迹天涯的不切实际幻想,变成了一人独自背上行囊的愿望。无奈,荷包太瘪理由太多,迟迟不能成行。近些年,独自旅行的愿望渐渐被亲子游替代。
有句话很幽默,旅游就是一群呆腻了的人到另一群人呆腻了的地方去。过去的旅游模式是上车睡觉,下车撒尿,要不就买药,这不是旅行。旅行是身体在路上,心灵在征途。通过领略不同的文化形态、自然风景、风土民情,达到丰富精神层面的生命体验。
我更喜欢旅行。朋友圈里不时晒出的“诗和远方”,那么令人心生向往。一种对行走的向往、一份说走就走的勇气,其实是一种选择的自由。拒绝被成见或常规所约束,在与自然的会话中找到内心更真实的自己。向往自由自在,不被束缚的生活是人的天性。
既然旅行不成,知人不够,我干脆老老实实选择普通人提升自己最便宜的方式――阅读。
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
一日读书,读至所谓的诗和远方,就是要把每一个当下活成诗和远方。我方才释然。
读书,旅行,阅人,我还是把读书放在第一,这是我最喜欢的看世界的方式。
杨澜在《幸福要回答》感慨道:人生多变,既不能只顾及时行乐,而忘了未雨绸缪,也不能为了实现未来的目标,而从现在就开始做苦行僧,应该让两者适当相加,使自己更容易幸福。
演员赵又廷是深谙此道的高手,曾在《为你读诗》节目中分享,早年在国外生活的时候,闲适,享受,是大家的生活常态。他说,如果成功是要付出百分之一百,那么他只要九十九,另外百分之一的时间和空间要留给自己。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平衡非常重要。舒舒服服工作,辛辛苦苦生活;辛辛苦苦工作,舒舒服服生活。这里面,我们要通过阅读学习时间管理,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来处理,高效工作,高质生活是门艺术。
在企业管理上,资源的有效配置才能使利益最大化,这其中包括人力资源,人才放在不适合的岗位就成了庸才、废才, 千里马不仅需要等待伯乐发现,更是需要发现自己的天赋、兴趣、志向,扬长避短。我反观自身情况,从小到大志在职场,现在即无天赋,又无能力,只有写作的兴趣。
杨澜在《幸福要回答》说,家可以是女性的大本营,也同样可以被开发成舒适的小“职场”,经济独立甚至并不一定是女性精神独立的充分条件,女性回归家庭也不意味着失去自我和自由,要知道,真正的独立和自主来源于精神与灵魂,来源于对自我身心的重视和爱护。
这段话给我安慰与启发,开始思考我该怎样即可以照顾深爱的家庭,又能摆脱调无比厌恶的“家庭主妇”标签呢?
1 认识自己 接纳自己
做家庭主妇最大的成果是做一块基石托起先生的事业,撑起半个家,养育好儿女,最大的软肋是从活跃于职场的社会承担到从贤妻良母的传统女性角色转换,女性的自我认知和期许正经历着巨大冲击。
是干的好,还是嫁的好?是嫁鸡随鸡还是保持独立?是出得厅堂的修养,还是下得厨房的手艺?要有斗得过小三的智慧,打得过流氓的勇气。超人算什么?作一个当代女人,才不容易。
杨澜在书中说,人生最没有悬念的事就是我们都会变老,人生最大的悬念则是我们会如何变老。女人的相貌在岁月中悄然地发生变化。我们可以与时间作个交易,换得人生智慧,换得内心的通融。当我们对自己更加了解和接受,对他人更能理解与包容,我们的容貌也随之明朗柔和起来。
是啊,岁月易逝,容颜易老。
当我们尊重生命如流水的形态,完全接纳自己的原生家庭和自己的不完美,与自己彻底和解。正确理解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客观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对自我有相对清醒的认识,才能迈出新的一步。
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喜欢自己、学会成长,才能呈现生命的精彩绽放。
2 事业起步 家庭支持
我和先生多年来共同经历的得意与失意、荣誉与沧桑,在人生风浪最湍急处的相携相助,抚养孩子的甜蜜与满足,使得一种牢不可破的深度信任扎根于两个人的心中。我们寻找到适合彼此的和谐共处的方式,那么该怎样沟通让他了解到,支持我追寻写作梦是对我何等大的支持与成全。
3 阅读助力 婚姻事业
杨绛先生曾说过,你的问题是你读书太少。无论婚姻、育儿、写作等方面,在资讯发达方便获取的今天,只要我们愿意静下心来学习,都可以从书中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当代的女性只要不断提升自我,独立自主,相信获得两性关系精神灵魂的对等,婚姻像杨澜夫妇一样琴瑟和鸣,幸福离我们不远。
【90天无戒写作主题训练 】
网友评论